浅谈巡按御史方震孺于明末“辽事”中的作用.docx
《浅谈巡按御史方震孺于明末“辽事”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巡按御史方震孺于明末“辽事”中的作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谈的SSlI史方高鼾明末“辽事中的作用一、引言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反明,“辽事”起。天启元年,明失辽河以东地,次年又失广宁。在此期间,御史方震孺巡按辽东,颇有作为。他勘察前线,揭露问题,及时奏闻;苦心调剂经略与巡抚间矛盾;分析战情,提出御敌之策。尤其亲往觉华岛招抚祖大寿,影响最大,“祖家将”对后来构筑、固守宁锦防线及抗击后金(清)做出重要贡献。因此,方震孺对天启二年以后明朝扭转辽东败局的作用,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二、明代末年辽东都司存在境况明代辽东都司,简称“辽”,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后金起兵反明,揭开了金(清)明战争序幕。这场战争,习称“辽事”。明朝后期,危机四伏,
2、各种矛盾激化。辽东地区经援朝战争、矿监税使掠夺、太监高淮乱辽,更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乘机崛起,建立金政权,并于万历四十六年进攻辽东,“辽事”遂起。明以杨镐为经略,统兵征金,却遭败绩。明震惊,命熊廷弼代杨镐,熊廷弼防御得当,金军不敢妄进。然熊廷弼性刚负气,得罪部分朝臣,被挤去职。继任者袁应泰大意轻敌,金军乘隙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攻克辽阳、沈阳,明尽失辽河以东地。明无计可施,再起熊廷弼经略辽东军务,驻山海关;授王化贞辽东巡抚,驻广宁;命御史方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熊廷弼主守,王化贞主战,明急于速战速决,惟王化贞之言是听,经抚矛盾骤深,终日争战争守,相互攻讦,一时战守无定
3、。二年正月,金军乘机围攻广宁外围西平堡,又收买明军将领,欺骗王化贞尽发广宁重兵,叛将复于军中、城中造谣惑众,致使兵溃民逃,王化贞亦踉跄西奔,金军不战而得广宁。广宁失守,山海关顿处险境。危难之际,大学士孙承宗自请出任经略,以袁崇焕监军关外。孙承宗力采纳袁崇焕主守宁远的建议,派祖大寿筑城,明军布置了一条连接宁远、锦州、山海关的“宁锦防线”。然阉党控制朝政,孙承宗被排挤下台。继任经略高第于军情紧急时欲放弃关外,袁崇焕誓死不撤。六年正月,金军大举围攻宁远,袁崇焕率诸将浴血奋战,终败顽敌,明朝取得首次抗金胜利。此后,祖大寿等将士顽强固守宁锦防线,直至松锦大战结束,金(清)军无法接近山海关,明金(清)战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巡按 御史 方震孺 明末 辽事 中的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