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docx
《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精华,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中医药和非遗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在中医药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新时代非遗保护发展,推动非遗传承利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实践,提升时代价值,惠泽千万群众,惠及人类健康。天津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颇具特色。特别是“建卫筑城”600多年来,“津沽名医”“卫药”等品牌烙上了
2、深深的“天津印记”。就中医药非遗项目来说,天津有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在内的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医中药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个,他们不仅是天津中医药的代表,而且更彰显了天津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开展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加强对中医药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加大对中医药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支持力度,突出服务天津的作用,让中医药非遗研究成果惠及广大传承人群,对于实现天津市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针对天津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开展的调查与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课题组于2023年围绕中医药非遗传承与保护问题
3、,面向非遗项目传承人、全国非遗专家、市民和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详尽的数据,了解到各个层面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传播的认知、建议和意见。(一)面向天津市国家级、市级、区级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中医药企业的调查本次调研了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市级非遗项目,1个区级项目。传承人的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传承了至少五代,传承历史在100300年左右。在所调查的非遗项目中,代际传承的方式基本都是学生和徒弟,采用师带徒的口授跟学方式。在参与调查的项目中,有8个已经与中医院校科研院、医药企业开展了合作。如“胃肠安丸处方及传统制作技艺”项目与北京望京医院、美国克利
4、夫兰大学进行临床药理相关研究。受访对象均表示与医学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医药企业的合作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创新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这8个已开展科研合作的非遗项目中,有7个都是隶属于天津市的医药企业,如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未开展合作的5个非遗项目,传承人表示希望能与高校、医院开展科研合作,但苦于缺少渠道。调查发现,隶属于医药企业的非遗项目,资金较为充足,有来自企业自身的、相关部门的,还有合作方的资金支持。而不隶属于药企的非遗项目,资金来源仅是诊疗收入。从宣传方式和效果来看,隶属于医药企业的非遗项目,其宣传方式丰富,受众覆盖面广。如“通脉养心丸处方及传统制作技艺”项
5、目多次参与企业文化宣传片录制,还在“乐仁堂国药文化馆”向青年员工演示和讲解通脉养心丸工艺流程。而不隶属于药企的非遗项目宣传方式还停留在患者、亲友之间的介绍,宣传效果和力度较为薄弱。课题组还调查了非遗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隶属于医药企业的非遗项目,他们的困难聚焦在产品的提升上,如“海马补肾丸处方及传统制作技艺”项目表示,对于一些野生药材的需求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还有对于老字号的宣传力度需要加大。而不隶属于医药企业的非遗项目,他们的困难集中在资金匮乏、宣传不力。综合调研结果来看,天津市中医药非遗项目处于两级分化的状态。隶属于医药企业的非遗项目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再技艺研发、代际传承、人才培养、
6、科研创新等方面,都有企业的大力支持,毕竟其发展与企业息息相关。而不隶属于医药企业的非遗项目,目前还处在作坊式的生存状态,多以小诊所的形式散在社区中,缺少资金支持、有效宣传、科研创新,自身的发展活力严重不足。(二)面向天津市民的调查参与本次调研的市民有62位,其年龄阶段覆盖2060岁之间。其中82.26%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中医药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很重要。受访对象中64.52%对于中医药非遗的有一定的了解,其了解渠道有朋友家人介绍、就诊经历、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报刊、抖音等视频平台、体验活动、参观游览博物馆等。其中微信公众号、参观游览博物馆、体验活动是受访者更喜欢的方式。在受访对象中,都接受过中医
7、诊疗,认为中医药非遗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较为密切。由此可见,中医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共识,且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关系日趋密切。但中医药非遗文化还需要更多、更广、更深地与市民进行链接,才能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同时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三)面向天津市中小学开展中医药非遗认知的调查对天津市34所中医药文化试点中小学校教师开展调查,结果显示86.81%的学校认为在校内开展中医药非遗实践活动非常有意义,增强中小学生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是重要且必要的。同时,开展中医药非遗实践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坚定文化自信。受访的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中医药非遗活动,如中医药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中医药 物质文化 遗产 传承 保护 问题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