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学记》中的教育思想.docx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学记》中的教育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学记》中的教育思想.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知识在中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二中进行考查。考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学记首次提出了长(ZhMg)善救失、臧(Ziing)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学记中的教学原则(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即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倾向,预先采取预防措施。(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即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适时而学,教师要适时而教。否则就会“时过而后学,
2、则勤苦而难学(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4)学习观摩原则:“相关而善之谓摩”,即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5)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不能让学生一味死记硬背。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7)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是说既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
3、,有张有弛。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毅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
4、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日:“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褥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蹬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日:“凡学官先事,土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缀,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5、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日:“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记 中小学教师 资格考试 重要 知识 中的 教育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