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进行血压管理.docx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进行血压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进行血压管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进行血压管理急性缺血性卒中(AlS)是我国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3/4,致残率极高。静脉溶栓与血管内机械取栓、血栓抽吸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迅速实现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再灌注,是目前AlS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但存在颅内出血等出血性转化并发症的发生。尽管发病时间、侧支代偿状况、基线梗死面积、基线严重程度等均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预后,但目前研究发现最大的影响因素为血压控制。一、静脉溶栓中国AIS诊治指南建议,患者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时禁止溶栓。AHA/ASA推荐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前要求收缩压185mmHg,舒张压VIlOm
2、mHg,溶栓后24h血压控制180/105mmHgo欧洲卒中组织2021年发表的静脉溶栓指南建议,对于发作时间4.5h的AIS患者若入院血压185/110mmHg,经降压治疗后血压185/110mmHg则可给予阿替普前溶栓,但经降压治疗后血压仍185/110mmHg则不应给予静脉溶栓。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将收缩压控制于130150mmHg之间对AIS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出血转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标准组的180mmHgo二、血管内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机械取栓、血栓抽吸、动脉溶栓、血管成形术急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o目前,基于血管内介入治疗特别是机
3、械取栓能明显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对于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然而,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虽然实现了血管成功再通,但却并未获得理想的神经功能改善和临床预后。有研究表明,围手术期血压的管理是术后预后尤为重要的独立影响因素。(一)血管内介入治疗前的血压管理在卒中早期,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其原因可能与缺血半暗带压力调节机制受损有关,受损区域的灌注依赖于全身血压,而代偿性高血压可增加缺血脑组织区域的脑血流量。根据美国卒中协会(ASA)2019年发布的指南,建议在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将血压控制在185/110mmHgo中国2022年发布的A
4、IS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建议,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将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以下(U级推荐,C类证据)。虽然AIS早期高血压有利于保护缺血半暗带,但研究表明早期血压并非越高越好,适当降低血压可减少脑水肿,甚至有利于血管再通。(二)血管内治疗中的血压管理目前,关于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血压管理,已发布的国际指南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40mmHg以上而不超过180或185mmHg,并提议介入治疗过程中避免血压控制过低。国内2022年发布的指南建议在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麻醉辅助过程中,收缩压维持在140160mmHg可能是安全的(11级推荐,C类证据)。目前,多数临床研究未考虑局部麻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急性 缺血性 卒中再 灌注 治疗 进行 血压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