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docx
《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一、单选题1.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反映的是人格的O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参考答案:B解析: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出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独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个人核心人格的特征上;二是差异性,是指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对应参考教材N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1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5页2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反映的是人格的OA、稳定性B、独特
2、性C、统合性D、功能性参考答案:D解析:人格是个体生活轨迹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里体现的是人格的功能性。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1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6页3 .人格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O的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A、我是谁B、自我价值C、安全感D、自我成长参考答案:A解析:每个流派都是由众多值得尊敬的心理学家发展和推进的。他们的论述并非全部正确,但是,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个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对应参考教材:补充
3、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2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6页4 .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其所运营的防御机制是()合理化B、升华C、反向形成D、投射参考答案:B解析: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7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260页5 .霍尼所说的()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别人所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知觉。A、
4、真实自我B、理想自我C、现实自我D、概念自我参考答案:C解析:霍尼所说的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别人所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知觉。对应参考教材N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9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261页6 .根据霍尼的理论,在O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A、真实自我B、理想自我C、现实自我D、期望自我参考答案:B解析:霍尼所说的理想自我是指完美的自我意象,由于童年时期遭受负面的忽略和贬低,形成的轻视的自我,个体会感到焦虑和无助,因为形成一种防御方
5、式,将自己缺少什么转化为自己应当成为的样子。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个体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9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261页7 .在荣格的意识三层次理论中,处于最深层的是()。A、本我B、个体潜意识C、自我D、集体潜意识参考答案:D解析:荣格认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了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意识处于最外层,中间层是个体潜意识,最深层是集体潜意识。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9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6、版社)-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261页8 .阿德勒认为,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在长大后容易变得()。A、羞怯自卑B、冷漠多疑C、孤独悲观D、被动焦虑参考答案:B解析:阿德勒认为,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在长大后容易变得冷漠多疑。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6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259页9 .根据荣格的理论,O是人格的核心,是有条理的、统合的人格原型。A、面具B、意识C、自性D、阴影参考答案:C解析:荣格认为,自性是人格的核心,是有条理的、统合的人格原型。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
7、资料)-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11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262页10 .自卑与心理补偿是O的观点A、沙利文B、荣格C、阿德勒D、霍尼参考答案:C解析: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现象。一旦体会到自卑感,个体就会力求补偿不足而获得优越感,以一种建设性的生活方式来达到自我完善。对应参考教材Z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12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流派-第263页IL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儿童早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OoA、内疚感B、自卑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人格 心理学 知识 考试题 答案 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