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闻的美学属性.docx
《试析新闻的美学属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新闻的美学属性.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试析新闻的美学属性摘要: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无论从理论、操作还是市场层面上讲,新闻都必然蕴含着一种美学的属性。从形式美学方面主要是围绕感官所形成的明晰感、冲击感、立体感,而从内在美学方面则是由围绕着真实所生发出的客观美、道德美和人文美三个方面组成。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体环境中,新闻不仅需要真实,更需要凸显它的美学属性。关键词:新闻;美学;真实一般意义上对新闻概念的解读,主要涉及新闻所具有的时效性和客观性,也就是新闻的真与新。新版辞海对新闻的解释为:“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J再如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中
2、所说的两种定义:“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1这两个概念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维持了新闻的固有的特征,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但是新闻作为人的一种书写,作为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文本,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必然贯穿着一种美学的原则。一、新闻美学的必然性从理论的层面讲,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所谓人的本质力量正是人用自己的尺度对世界的关照、选择和改变,而人的尺度正是一种美的尺度。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动物只是按照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
3、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J2新闻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方式自然也不能例外。从操作的层面讲,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事实、采写新闻内容、以及采用新闻题材等等方面也必然渗透着自身美学理想,无论是崇高与伟大还是平凡和渺小,在新闻的书写中美学的尺度是必然存在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这种尺度自身的把握也是需要一种尺度,那就是不能用自己的美学理想超越新闻的真实,从这个角度讲新闻是真、善、美的组合,真是其根本、善是其立场、美是其追求。从市场的方面讲,当代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媒体要想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对新闻及时性的抢夺自然是其发展之本,但在这个即时的信息社会中,速度已经不是问题。所以争抢市场更多的要依赖媒体的观赏度。同
4、样一个事件,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的观察层次、不同的编辑方式,所传达出的观感是大不一样的。因此片头与封面、结构与版面、剪辑与编辑、摄像与摄影,对于美学尺度的把握就成为了当代新闻媒体制胜的法宝。二、新闻的形式美学美学在诞生之初就被定义为“感性学”,而美则被定义为“完善的感性”,可见感官在美的认知中所占的地位。在新闻传播中,虽然新闻的内容务必真实,但是在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把新闻事实传达出来时所采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比如简讯、消息、通讯等等。从新闻报道的标题、语言、结构、版式,无不需要美学来统筹,使受众能够在连贯、流畅的接受新闻内容的同时,更能够通过感官的直观来加强新闻的观赏度。(一)明晰感清新明快
5、、简洁明了,是对于新闻的版面设计和整体架构的基本要求,通过版面的编排和影像的编辑,新闻在媒介中所展现的形式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目前的版面编辑注重的是在浓缩新闻量的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供读者舒缓阅读时的紧迫感。这就类似于现代美术馆对于展览空间本身的重视,宽敞、明亮,大片的间隔和空隙,受众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作品,同时也提供给受众一个心旷神怡的阅读环境。这在美学形式上就是我们中国艺术中所说的“留白”,中国古典美学讲究的“此处无物胜有物”、“于无声处听惊雷”,留出充分的空间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说都是有利于作品的意境表达的。从新闻自身来说,版面的中标题与段落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篇幅与篇幅之间,
6、留出相应的间隔,不仅有利于读者选择性的阅读,更有利于提升版面的整体美感。(二)冲击感所谓冲击感就是说在版式的设计上给以一种突出而又强烈的印象,让读者在一眼之间感觉到新闻所要传达的东西,这种传达甚至不需要通过大段的文字来获得。从美学上讲,这就是一种震撼或者是视觉的崇高,这是一种超越思考的直观,就像康德所说的力量的崇高,理性对感官的超越,又像本雅明所说的震撼,是图像对理性的震慑。说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南方周末用了一个整版就在全黑的背景中放入了竖排的两个字“汶川”,一方面给人一种沉痛而肃穆的感觉,一方面两个竖排的字正好组成了一个“济”字,象征着灾后全国上下对灾区的救助和关怀。没有更多的文字,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美学 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