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NS该怎样真正关注“人”.docx
《中国SNS该怎样真正关注“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SNS该怎样真正关注“人”.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SNS该怎样真正关注“人”尼尔森(Neilson)2012年2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约45%的中国网民拥有人人网注册账户,约75%的美国网民拥有Facebook注册账号,Facebook在本土普及率方面领先人人网近30个百分点。2011年4月,人人网向美国SEC提出上市申请所发布的招股书显示,过去两年营收为L23亿美元,净亏损达到L3亿美元。FaCebook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在截至12月31日的2011财年第四季度,FaCeboOk总营收为11.31亿美元。以“中国的FaCebOOk”自居的人人尚且如此,其它中国SNS网站处境更为堪忧。陈一舟曾指出,SNS的未来是开放平台、电子商务社会化、移
2、动互联和娱乐的社交化。如今不到一年这些趋势已呈燎原之势,但同时,中国SNS也暴露出同质化严重、游戏研发创新迟缓和开放后的APl应用吸引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SNS用户的流失和忠诚度下降,如果没有用户作为基石,关于中国SNS的一切美好展望都将是水中月、镜中花。SNS的理论基石是“六度分割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显然,“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SNS的诞生之源、立身之本。这一点似乎连许多普通网民都清楚,但是知易行难,中国SNS真的做到了吗?不无遗憾地看到,自SNS进入中国以来,似乎聚焦的是“人气”而非“人”;关注的是“盈利模式”,而非用户体
3、验。“人”是SNS的根基,“人气”和“盈利模式”则是自其上生发出来的枝蔓。让我们追本溯源,重新审视中国SNS中的“人工SNS的“社交”束缚了“人”的多维性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学者德加沙因提出“复杂人(COnlPIeXMan)假设,认为个体的需要和欲望会随年龄、知识、地位、环境及人际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网络让个体有机会去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方式去探求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能够抛开地缘和血缘的限制去寻找“同类”;能够使人短暂逃避现实而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灵慰藉。表面以社交之名,实则受到现实规范和现实功利的挤压,网民们像在现实生活中构建和维护合格“社会人”形象一般,在人人网等实名SNS
4、上构建和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六度分割理论”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熟人的熟人”不断进行社交拓展,于是实名制成为了SNS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现实中的“面具”也由此被带到了SNS中。虽然实名制的利大于弊已获得广泛共识,但关于实名制的争辩仍然存在至今,反对观点认为实名制在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消解了匿名的快感和多维个性展示的创造性。曾听不止一位年轻网民称:QQ用于和老朋友在线聊天、人人网只发积极好玩的事、新浪微博用于了解社会热点和吐槽、在豆瓣说真心话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当人的多维性被分解到不同的SNS上,他该如何忠城?该忠于哪一个SNS?SNS应该如何通过寻找“实名”与“多维”间的平衡,从而获得自身核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SNS 该怎样 真正 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