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要点.docx
《最新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要点结直肠癌(CRe)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筛查和早期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是改善CRC患者预后、降低CRC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CRC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率偏低,为规范和优化中国CRC筛查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就CRC流行病学现状、筛查和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诊疗及随访监测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本次专家共识。一、共识形成基础(略)二、CRC流行病学CRC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2、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中国CRC新发病例40.8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0.0%,列居所有癌症发病谱的第2位;男性高于女性(标化发病率为21.7/10万和14.6/10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标化发病率20.0/10万和14.7/10万)。我国CRC所致死亡例数高达19.6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8.1%,列居所有癌症死亡谱的第4位。CRC所致死亡呈性别和地区差异,男性(标化死亡率10.0/10万)高于女性(标化死亡率6.4/10万),城市地区(标化死亡率9.0/10万)高于农村地区(标化死亡率6.7/10万)。由于CRC筛查项目的实施、诊断技术的
3、发展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在过去10多年间,我国CRC的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22015年的相对生存率为56.9%,比20032005年提高了10%左右。然而,我国CRC5年生存率仍低于欧洲和美国,也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CRC生存率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IV期患者则降至14%o早期患者诊断率偏低是导致中国CRC患者生存率落后的主要原因。就I期和11期CRC患者占比而言,中美两国已持平,然而中国I期患者占比仅15.2%,低于美国(24.1%)o三、CRC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一)CRC筛查技术CRC的筛查应根据各地区CRC疾病负担、医疗资源及个人危险因素
4、选择适当的筛查技术。目前的筛查技术列举如下。基于粪便检测的方法包括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lT)和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FIT相比愈创木脂化学法粪隐血试验(gFOBT)具有更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不受饮食和药物的影响,检测结果也更为准确,已成为最广泛的CRC早期筛查技术,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不再推荐gFOBT用于CRC早期筛查。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是利用粪便DNA检测技术检测粪便中肠道肿瘤脱落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与FlT相结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灵敏度和特异度,但检测费用较高,推荐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粪便检测阳
5、性者应行结肠镜检查,有异常发现者应取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肠镜包括纤维结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硬质直肠镜。结肠镜检查是CRC筛查的金标准,同时可以明确病理诊断。推荐有条件的地区采用规范化全结肠镜检查行早期CRC的筛查。结肠镜检查对病变的检出率受肠道准备情况、内镜操作技术、检查者对病变的识别能力、检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是保证筛查效果的关键。高质量结肠镜检查的标准包括:(1)充分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为了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改善肠道准备的耐受性,推荐“分次给药”进行肠道准备,即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1天和检查当天分次作肠道准备。内镜医生应常规对肠道准备质量进行评估,波士顿量表6分或渥太
6、华量表7分提示肠道准备合格。应保证肠道准备合格比例90%。(2)由受过系统训练的有经验的内镜医师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查时应记录进入的深度,是否到达盲肠,以及退镜时间,并拍照。(3)盲肠插镜率应95%,未行活检或治疗的肠镜检查退镜时间应6min。(4)年龄50岁的人群,男性的腺瘤检出率应25%,女性的腺瘤检出率应15%。结肠镜检查有出血、穿孔风险,这些因素限制了结肠镜检查在人群组织性筛查实践中的参与率。纤维乙状结肠镜和硬质直肠镜仅对受检的部分结直肠有诊断作用,应用具有局限性。结肠CT成像也称仿真结肠镜,不能有效地检出5mm的息肉,且有辐射,在CRC筛查中的作用尚存争议,不做推荐。循环血液甲基化Se
7、ptin9DNA检测、粪便PKM2蛋白及菌群标志物等新型生物标志物具有采样简便、风险较小等特点,有望成为新型CRC筛查检测的靶点,但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成本昂贵、实际应用便捷性欠佳等因素,仍需进一步优化。此外,PET-CT、翅剂灌肠双重对比造影等,这些方法也有应用于CRC筛查或早诊的研究报道,但由于存在一些缺陷而未被广泛推荐。筛查技术推荐意见:1 .FIT,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强推荐,证据分级:中)2 .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推荐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弱推荐,证据分级:低)3肠镜检查推荐可至回盲部的规范化全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10年1次。(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8、二)筛查方案CRC筛查可针对不同的个体和人群选择适合的技术或综合应用不同的技术,以达到最小的成本和最大的获益。适宜筛查方案既要高效发现早期肿瘤,也要获得受筛者的认同,具备较高人群依从率。筛查人群分为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1.普通人群筛查方案:基于在浙江嘉善、海宁开展的大肠癌早筛工作提出了中国的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将筛查对象确定为40-74岁的当地居民。CRC筛查的成本效益研究结果也显示,在4074岁人群中开展CRC早筛的成本效果比较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此外,中国人群CRC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因此,推荐我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对象为40-74岁一般人群。人群组织性筛查的方案,推荐直接行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国结 直肠癌 早诊早治 专家 共识 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