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2024.docx
《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202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2024摘要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尤其是超早产儿出生率及存活率逐渐升高,但是伴随而来的早产儿远期预后问题也逐渐凸显。在肾脏疾病领域现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J府儿童期和成人期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显著高于足月儿提示早产/低出生体重是远期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慢性肾脏病关注度低,对涉及其中的机制认识不足。现有研究认为肾单位减少学说、足细胞丢失学说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机制,但详细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肾功能不全,
2、慢性;足细胞;婴儿,早产;婴儿,低出生体重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即当机体出现蛋白尿等肾损伤标志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3个月时即可诊断为CKD1-2LCKD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是造成医疗经济负担过重、死亡率高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识别CKD危险因素并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防止疾病发生及进展3-5o现有临床研究数据已证实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在儿童期及成人期时CKD发病率显著高于足月儿,提示早产/低出生体重是远期CKD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6-10然而,由于新生儿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CKD认识及关注
3、度较低,其机制尚未阐述清楚,对这一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更是不足。因此,本文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CK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可能方向。一、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CKD研究的历史变迁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出生率及存活率逐年升高,但是早产儿尤其是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远期预后问题也逐渐凸显11-14o1999年,Hoy等15报道了人群中低出生体重与远期CKD的关系。该研究对澳大利亚某社区80%以上人群进行蛋白尿筛查,并回顾出生体重记录,结果发现低出生体重人群在成人期蛋白尿筛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的人群(OR=2.82,95%CI:1.266.31CK
4、D进展的最终结果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2008年Vikse等16报道了低出生体重与ESRD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对挪威出生注册登记数据库中1967年至2004年出生的2183317名儿童进行分析,其中526例最终进展至ESRD,通过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出生体重小于第10百分位新生儿ESRD患病相对风险为1.7(95%CI:1.42.2),提示低出生体重是远期ESRD的重要危险因素。随后,早产/低出生体重JL与远期CKD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这些研究均是以远期出现蛋白尿、肌肝异常等作为CKD发生的监测指标。2009年Hodgin写17首次从病理学角
5、度提及早产/低出生体重是CK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研究对6例平均年龄32岁、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提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这6例患者出邺台龄2230周,出生体重4501420g,肾活检显示FSGS只累及少数肾小球(平均8.8%),表现为肾门周围硬化(6例患者中5例)和肾小球肿胀肥大(全部6例患者),并伴有轻度足突消失(平均32%),这些FSGS病理改变是继发于肾单位减少的适应性改变而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导致肾单位减少的主要因素。2013年Ikezumi等18从病理学角度证实了早产/低出生体重与远
6、期CKD发生的关系。该研究纳入1995年至2011年确诊的16例FSGS患者其中6例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远远高于日本整体低出生体重人群(9.7%),后续病理学结果分析发现,低出生体重人群肾小球代偿性增大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人群,肾小球硬化程度也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人群,这部分低出生体重儿平均出生胎龄25.8周,证实了早产/低出生体重是远期CKD相关病理学改变的重要危险因素。2019年Crump等9发布了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相关研究。该研究纳入瑞典出生注册登记数据库中近420万例单胎活产儿,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出生胎龄与CKD发生之间的关系。该人群整体CKD发生率为4.95/10万这一发生
7、率在足月儿中为4.47/10万;而早产儿中,CKD发生率达9.24/10万,是足月儿的2倍,在胎龄小于28周的超早产儿中,CKD发生率高达13.3/10万,是足月儿的3倍左右;胎龄越小,CKD发生率越高,证实了早产是远期CK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二、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远期CKD发生病理机制研究1 .肾单位减少学说:研究已证实早产/低出生体重是远期CKD发生及进展的危险因素,但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机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研究认为早产/低出生体重能够使肾脏最终形成的肾单位数量减少。假定肾小球滤过面积是恒定的,肾单位数量较少的个体为了覆盖所有的滤过面积,肾单位尤其是肾小球会出现
8、代偿性增大;增大的肾小球开始时仍能维持正常的滤过率,但是因工作负荷较大,长时间后会因失代偿而出现损伤;损伤逐渐加重则最终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10,19-20这一学说被定义为肾单位减少学说,从肾脏发育角度理解,即人类肾脏发育开始于胎龄910周,36周时肾单位形成结束,大部分肾单位形成于孕晚期,即胎龄28周之后,而这一时期恰恰是绝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胎龄,意味着早产儿在其肾脏尚未发育成熟时便已经出生了。肾脏是重要的代谢废物排泄器官,胎儿的肾脏虽然能产生尿液,但是排泄代谢废物的功能主要由母体胎盘完成;早产儿一旦出生,肾脏则在发育尚未成熟时,即开始行使滤过等功能,因此发育和滤过同时进行,势必对早产儿肾脏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早产 出生 体重 相关 远期 慢性 肾脏病 发病 机制 研究进展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