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诊疗精要.docx
《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诊疗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诊疗精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诊疗精要一、概述病毒性心肌炎系心肌中有局限或弥散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致病因子为多种病毒,其中以柯萨奇B(简称CB)病毒感染最多见。近年发现除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外,并存在细胞(主要为T细胞)介导免疫的致病作用,加重了对心肌的损害。主要病理变化为心肌纤维间有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变性,细胞发生溶解或坏死,病变常涉及心肌起搏及传导系统。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之广泛程度,轻者可几无症状,重者可突发猝死或演变成扩张性心肌病。近一二十年来,本病的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青年及少儿发病率为高。本病在中医属“心痹、心悸、怔忡”范畴,危重者可归之于“心力衰竭、厥脱”范畴。二、病因病
2、理本病因于外感诱发的内伤疾病,其发病涉及内外二因。外因为心邪病毒(简称“邪毒”),此为六淫时邪,均具有从外感受、四季皆可发病、有表证等相同处,但邪毒还有侵心性、易耗气伤阴(血)、深伏不易骤除、反复缠绵等特点。内因为正气虚弱、心气不足,其形成固与体质有关,然多数起于劳累诱因,所谓“劳则气耗:本病的病理机制为心气虚弱,肺卫功能失调,时邪病毒乘袭,心脏御敌之力削弱,邪毒得以入血循脉、客留舍心,心脏之气不得其正而发病,其中心气虚弱为关键因素。心气虚弱,日久伤阴,可致气阴两虚;心气虚弱,运血无力,可致瘀血阻滞心病及脾,一则气血生化乏源,而致心脾气血两虚;一则脾病失健,水湿不化,痰湿内生;若心虚及肺,卫外
3、失固,可反复感受外邪,致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若心虚及肾,命门火衰,不能制水,水邪泛滥肌肤则水肿,凌心射肺则见喘逆危证;若心阳暴脱则可致猝死。综上可知,心气虚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的基本病理。三、诊断我国目前尚不能普遍开展病原学检查,因此主要依靠流行病史、临床资料以及排除其他心脏病而做出诊断。(一)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心脏症状体征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心脏病症状体征如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活动后呼吸困难,以及重度乏力等,严重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甚或出现阿-斯综合征;心脏听诊发现舒张期奔马律,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他尚可出现第一心音明显减弱
4、,心脏扩大,心脏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二)半数以上有心律失常以各类早搏和传导阻滞最多见,如多源、成对室早,窦房、房室、束支传导阻滞;尚有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室速、室扑、室颤。(三)有心肌损害的参考指征两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OlmV或ST段抬高或出现异常Q波病程中血清CTnI或CTnT,CK-MB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示心腔扩大或室壁活动异常和(或)核素心功能检查证实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减弱。(四)病原学检查(1)急性期从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2)取患者间隔2周以上的2份血清,当第二份血
5、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4倍,或一次抗体效价1:640为阳性,1:320为可疑阳性(具体值不同实验室可有差异)。(3)病毒特异性IgMl:320者为阳性,如同时有血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者更支持有近期病毒感染;但若仅有血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则可能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四、鉴别诊断(一)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具有心脏以外的表现,如游走性关节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等,心脏瓣膜可闻及特异性杂音,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0”增高。(二)冠心病冠心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缓慢,冠状动脉造影可资鉴别。(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甲亢病史,甲状
6、腺功能检查可助鉴别。(四)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心脏听诊及心脏超声检查可助鉴别。(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发生在细菌感染过程中,有细菌感染的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随着感染的控制,心肌炎的表现也得以缓解。五、并发症(一)心律失常超过50%患者可并发心律失常,一部分相当顽固,极少数严重者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可危及生命。(二)心力衰竭部分患者进入慢性期后,心脏进行性扩大,心功能减退,形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少数重症患者在急性期内可突发急性左心力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三)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心脏泵功能衰竭,使心排出量急骤降低而导致全身脏器组织血流灌注不良,周围循环衰竭,救
7、治不及时可迅速致死。六、中医证治概要本病多虚实夹杂,病初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实中夹虚,治疗重在祛邪,兼以补虚,时时顾护心之气阴。在辨证正确的情况下大胆使用补气药,且量要大,不能因急性病而不能补,即使夹有外感,一般阴虚、火旺、痰热等证在用解表、滋阴、清热化痰的同时,仍可用补气药,只是用量要适当控制;病变中后期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基本病理特征为气阴两虚,兼余邪留恋,治疗重在扶正,调补心之气血阴阳,兼清余邪。本病后期,病变累及多个脏腑,包括心、肺、肾、肝、脾等,同时病变中产生的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反过来对包括心脏在内诸脏腑产生有害影响,因此,对本病重在治心而不专于心,调理受累之脏腑,清除病理产物,有助于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病毒性 心肌炎 疾病 诊疗 精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