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敏感性皮肤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docx
《2024敏感性皮肤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敏感性皮肤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敏感性皮肤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以面部潮红、红斑、瘙痒、灼热等不适就诊的患者,部分医生疏于对患者病史询问及完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而忽略了对原发疾病的诊断,误把一些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简单地诊断为敏感性皮肤,从而导致病情延误。敏感性皮肤与面部炎症性皮肤病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又各有不同,临床工作中需加以甄别,以减少漏诊或误诊。敏感性皮肤是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临床表现为受到理化、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容易出现灼热、瘙痒、刺痛、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等客观体征,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青年女性面部。目前多数
2、学者认为敏感性皮肤是一种高反应性、不耐受性的皮肤状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敏感性皮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多由于外用刺激性药物及不恰当的护肤操作,如过度清洁、激光或果酸换肤术等。此外,某些发生于面部的炎症性皮肤病如玫瑰座疮、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以及接触性皮炎等也可表现为皮肤敏感性增加。研究表明,敏感性皮肤个体表皮中神经酰胺数量显著减少导致其屏障功能稳定性下降,经皮水分流失增加;同时,受损的皮肤屏障降低了对神经末梢的保护,更易受到外源性理化因素刺激。皮肤神经纤维表面分布着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家族(TRP)等伤害性感受受体,该家族中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又称辣椒
3、素受体,分布于伤害性感觉神经末梢以及非神经性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肥大细胞),介导疼痛、瘙痒、热感以及化学性刺激的感觉传入。角质形成细胞膜表面TRPV1的激活引起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细胞凋亡,最终损伤皮肤屏障功能。外源性理化刺激对TRPV1的激活诱导皮肤局限性神经肽释放,如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后者进一步激活角质形成细胞、肥大细胞等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最终引起红斑、瘙痒及灼热等临床症状。玫瑰座疮是一种多发于面中部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面中部皮肤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或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增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敏感性皮肤 面部 炎症 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