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及其文化功能.docx
《《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及其文化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及其文化功能.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山例中的35i山海经中保存了中国最原始的神话资料,同时也保存了中国古代社会珍贵的文化信息。提取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并对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发现,变形神话中不但有社会道德体系和群体权威的构建,还有原始生命意识的反映,同时,变形神话对整个族群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交流中的保持和变化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类的功利心理与神圣的社会体制由此在变形神话中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变形神话也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山海经;变形神话;文化功能山海经被视为中国神话最主要的书面源头,而“人物的变形神话”也被列为六大类神话之一1。笔者拟将变形神话从山海经中提取出来,体味它还“活着”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一、山海经中
2、的变形神话(一)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及其分类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共有九个,现罗列如下2,3:(1)西山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日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教之钟山之东口瑶岸。钦化为大鹦,其状如雕而黑文日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弱鸟,其状如鹤,赤足而直喙,黄文而自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2)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3)中山经: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3、。是多驾鸟。南望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4)中山经:又东二百里,曰姑孀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繇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莫丘,服之媚于人。(5)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6)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7)大荒南经: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日栾。禺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8)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臼女蜗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9)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
4、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根据这九条神话中不同的形象母题,可将其分为神化神话和物化神话,前者包括变形神话(1)、(2)、(3)、(4)、(8)、(9),后者包括变形神话(5)、(6)、(7)。(二)山海经中变形神话的分析在以上六条神化神话中,变形神话(2)、(4)的主人公是天帝的女儿,变形神话(3)的主人公是大禹的父亲,这些都是被特别强调的。在对他们的形态、神力、地位没有做任何描述的情况下,这种身份的突出传递了一条不言自明的信息,即神圣性。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之一,有时也被看作是在黄帝之前统治天下的君主,但在楚文化圈内炎帝往往被抬高到天神的地位。淮南子天文训有云:“南方,火也
5、,其帝炎帝”,这不但是将炎帝视为天帝之一,而且是视为与南方的楚民族密切相关的神灵了。袁珂先生曾经从巫术传统、语言习惯以及楚人的文学作品等多方面论证山海经是楚国的作品4,他也已在山海经校注中根据瑶姬神话证明,女尸是炎帝的女儿,这就说明变形神话(2)、(4)拥有一样的神话背景。变形神话(8)和(9)是神的直接事迹,就神圣性而言更值得肯定。虽然女娟之肠只是女蜗身体的一部分,但并不只走普通的一部分,它代表的是“一日中七十变”的女婚本身,这个神话不完整地体现了女婿的变形。而这里之所以没有提到女婿身体的其他部位,完全是因为这则神话的主人公是变形后处栗广之野的神而非女蜗。至于颛顼变为鱼妇的过程,或以其因风起
6、泉涌,蛇化为鱼之机,得鱼,之合体而复苏,半体仍为人躯,半体己化为鱼,故称鱼妇也。5(P476)作为化育人类的女婿以及在山海经中称帝的颛顼,他们的神力之强使他们的生命力也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身体的变化与“死即复苏”的效率是神的亲属所不能比的,这种亲疏、高下的区分很好地说明了初民心中等级观的形成。而变形神话(1)也向我们展示了重要的图腾信息。何星亮先生认为,“轩辕国的图腾为蛇,其图腾祖先或图腾形象为半人半蛇。6(P336)由此可见,鼓代表的可能是轩辕部落在钟山的一支,他的变形可能代表着这个群体的覆灭或改旗易帜。这种图腾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深入了解物化神话的内涵提供了一定启示。在鄂东南等地,“每一个村
7、庄几乎都少不了枫树,枫树成为民间传统的吉祥树T7,这明显是种隐藏在植物图腾文化下的英雄崇拜,其中的思维转换方式与金枝中的巫术逻辑相通。以弗雷泽的交感巫术理论来分析8(P19),蚩尤的桎梏与夸父的手杖都符合“接触律”,而枫树鲜红的树叶也可使人联想起被杀的蚩尤的鲜血,符合“相似律:至于“有赤石焉生栾”的现象,可以像郭璞那样解释为山中精灵的变化3(P433)0二、山海经中变形神话的文化功能(一)变形神话与社会道德在变形神话(6)中,枫木是由蚩尤遗留的桎梏变化而来的,而山海经中其他提到桎梏的地方只有一处,就是危与贰负神话一海内西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莫询:。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海经 中的 变形 神话 及其 文化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