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教学中“化知为德”的渗透.docx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教学中“化知为德”的渗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教学中“化知为德”的渗透.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教学中化知为德”的渗透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义务教育学校要以种种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人生观,学会“怎样做人”,他将育人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导思想中也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五育融合”背景下学科教学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即为树立德业;所谓“树人”,即为培养人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不能只注重提升学生知识储备,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学科德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
2、节,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有机融合,将学习过程与德育相融合,在学生提升知识储备和发展思维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发展核心素养。一、思辨:国内外“化知为德”实施的现状(一)新课标为“化知为德”提供科学基础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多元综合素质,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历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对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强调可以发现,学科德育功能逐渐受到重视,德育价值也在被逐渐发掘。(二)学科德育为“化知为德”提供理论基础国外的德育一般不单独开设课程进行教学,而是将德育置于学科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学科德育的理念已被大部分人所认可。纵观国内对德育的研
3、究可以看出,学科德育首次出现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学科教学中要蕴含德育并贯穿教育教学的整体环节,这也为“化知为德”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创新:以德育融合推动“化知为德”长远发展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杜威也强烈反对“灌输式”教育,认为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的理论,他认为德育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而非在说教中得来的。张奠宙在数学学科德育一书中也提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
4、生传授着数学知识的同时,把存在于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转化,融于知识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就要求智育和德育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改变以往“灌输式”或强行植入等学科德育模式,从单元整体教学、绿色作业和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三个维度,以学科知识点作为载体,以德育融合的方式系统化、有计划、有策略地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感悟,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以教学活动助推学生将“知”转化为“德”,将知识和德育融通,将知识和育人无痕整合,让德育真实、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教书”到“育人”的转换,把小学课堂变成“育人课”,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发展学生的实践
5、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三、实践:“化知为德”渗透路径的创建组合式推进“化知为德”渗透的双区块实施模型。“化知为德”渗透双区块主要由“化知为德”渗透中“以生为本+教师指导”并轨区块和“化知为德”渗透中“单元整体教学+绿色作业+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并进区块组成(见图1)O图1双区块组合操作图(一)并轨区块,思想建模并轨区块下设的“以生为本+教师指导”,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德育融合意识的提升,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渗透方式转变为“以生为本,教师指导”两个维度共同推进的德育融合机制,教师立足学情和单元整体调整教学课时和内容,完善教学路径,调动学生前认知,在探究实践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
6、位,形成生生参与的良好学习生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发展学生,让每位学生爱学习、好学习、会学习,在彼此尊重的过程中实现自知,在自知的基础上渡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的教育目标。在育人观的转变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进而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品行优良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二)并进区块,策略建模图2 “并进区块触合策略操作图并进区块下设的“单元整体教学+绿色作业+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由单元整合教学中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与教师行为,绿色作业中的作业设计、作业类型、作业过程管理与作业评价,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活动主题、活动设计、活动实施与活动评价组合并进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背景 小学 教学 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