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1351—2024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基于手工监测的受体模型法技术规范.docx
《HJ1351—2024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基于手工监测的受体模型法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1351—2024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基于手工监测的受体模型法技术规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H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13512024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基于手工监测的受体模型法技术规范Ambientair-Sourceapportionmentonparticulatematter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ethodwithreceptormodelsbasedonmanualmonitoring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2024-05-01 实施20240218发布生态环境部发布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工作程序35方案制定56基本情况调查57污染源和环境空气质量调查58环境
2、受体和污染源颗粒物监测69环境受体成分库和源成分谱库的构建分析910模型计算1011综合解析评估1012 报告编制101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IO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方案编制要求12附录B(资料性附录)一次颗粒物排放源分类13附录C(资料性附录)颗粒物分析项目及标准方法14附录D(资料性附录)颗粒物主要源类标识组分15,.Z11刖S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基于手工监测的受体模型法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属于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系列标准之一,规定了基于手工
3、监测的受体模型法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福建省福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南开大学。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4年2月18H批准。本标准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基于手工监测的受体模型法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受体模型法的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简称“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主要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方案制定、基本情况调查、污染源和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环境受
4、体和污染源颗粒物监测、环境受体成分库和源成分谱库的构建分析、模型计算、综合解析评估、报告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其他区域(如农村、背景地区等)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3847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18285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352.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T16157固定污
5、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393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618环境空气PMIO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46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7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56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HJ657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66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777空
6、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799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F、Ct、B、NO2,No3-、PO43SO32.SOF)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800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sMg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829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HJ830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HJ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1352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基于手工监测的受体模型法监测数据处理与检验技术规范HJ1353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计算技术
7、指南HJ1354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计算技术指南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监测函(2020)8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环境受体ambientreceptor受到污染源排放影响的环境空气,简称受体。3.2颗粒物排放源particulatematteremissionsources向大气环境排放颗粒物及其气态前体物的污染源。3.3 3气态前体物gasprecursor在大气环境中可经过大气化学反应,气固(液)转化形成颗粒物的气态污染物,常见的气态前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气等。3.4固定源stationarysourc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1351 2024 环境 空气 颗粒 来源 解析 基于 手工 监测 受体 模型 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