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神经肌肉阻滞管理的循证原则和实践.docx
《2024神经肌肉阻滞管理的循证原则和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神经肌肉阻滞管理的循证原则和实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神经肌肉阻滞管理的循证原则和实践近期指南涉及神经肌肉阻断药物和拮抗剂的监测。残余神经肌肉阻滞是常见的,并未被识别会对患者导致伤害。从神经肌肉阻滞中恢复需要经过校准的TOF比0.90定量监测对于优化手术条件和避免残余神经肌肉阻滞至关重要。与新斯的明相比,舒更葡糖的拮抗作用更容易预测,但如果没有定量监测,则不能保证恢复。神经肌肉阻滞的监测和逆转已被广泛地回顾,包括在本杂志。尽管20世纪80年代引入了中期神经肌肉阻滞药物(NMBDS),2008年引入了逆转剂舒更葡糖,并且越来越多的定量神经肌肉监测仪用于临床实践,但神经肌肉阻滞(NMB)和残留阻滞的管理问题仍然存在。本文综述了麻醉师协会(Ao
2、A)、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和欧洲麻醉学和重症监护协会(ESAIC)的最新指南,以及与临床实践相关的神经肌肉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关键方面。一种临床实践策略是对所有接受神经肌肉阻断药物的患者使用定量神经肌肉监测,并为神经肌肉阻断拮抗剂提供指导。这些信息主要用于指导成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但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儿科患者和重症监护。神经肌肉阻滞管理指南经过数十年的证据、专家意见和编辑评论,美国AoA、ASA和ESAIC发表了三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这些出版物突出的主题是,当患者接受神经肌肉阻断药物时,需要对神经肌肉进行定量监测。AoA监测标准的第6版(2021年)是一份共识文件,其中声明:无论何时使用
3、神经肌肉阻滞药物,从神经肌肉阻滞开始之前到确认四组(TOF)比例恢复到0.9,整个麻醉阶段都应使用定量神经肌肉监测。该指南进一步要求所有接受神经肌肉阻滞药物治疗的患者都要配备定量监测设备。ASA成员的一个工作组已经制定了关于神经肌肉阻滞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根据现有证据的强度提出了8项建议。对于最佳麻醉护理,专家组强烈建议定量监测而不是使用临床体征或定性外周神经刺激器(PNS),使用拇内收肌进行神经肌肉监测,并建议不要监测眼肌对面神经刺激的反应。ESAIC工作组(2023)同时根据三个关键主题制定了神经肌肉阻滞围手术期管理指南:神经肌肉阻滞药物促进气管插管的必要性;深度阻滞对腹部手术
4、预后的影响以及最佳诊断和治疗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策略。关于残留神经肌肉阻滞的风险和对患者的伤害的关键发现完全符合ASA指南,并呼吁使用尺神经刺激和拇内收肌定量神经肌肉监测来排除残留麻痹。这两份指南都提供了舒更葡糖和新斯的明的拮抗作用和剂量建议的指导,依赖于阻断水平,并以定量监测为基础。然而,这两个指南都没有涉及到儿科或重症护理人群的神经肌肉管理。回顾主要的药理学原理神经肌肉阻滞水平的定义在使用定量监测时,神经肌肉阻滞的深度可根据四组比值(ToF比)、TOF计数和强直后计数(PTC)来定义(图1)o这使得在理解应用药理学及其与安全临床护理的相关性上保持一致性。上腹部肌肉、喉部和膈肌的放松需要完全(
5、PTC=O)或深度(PTC1,TOF计数=0)的神经肌肉阻滞。尽管证据存在相互矛盾,腹腔镜手术中深度神经肌肉阻滞可能改善手术结果。在许多研究中,使用深度阻滞的患者的手术条件得到了改善(PTC=O-5),但临床效益是有限的,研究的缺点也很明显,相反,个性化滴定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最好由监测和手术条件指导。在大多数手术中,只要保持足够的麻醉水平,适度阻滞(TOFC=I-3)可能足以使患者保持不动。相反,在大多数手术中,个体化滴定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最好在监护和手术条件指导下进行,如果维持足够的麻醉水平,适度阻滞(ToFC1e3)可能足以使患者保持不动。咳嗽、呼吸困难和其他不自主运动可通过加深麻醉水平(
6、使用额外的挥发性麻醉剂、异丙酚或阿片类药物)来解决。在给予额外的神经肌肉阻滞药物之前,应确认麻醉是否充分,包括使用经过处理的脑电图。第五次国家审计项目(NAP5)关于全身麻醉下意外意识的研究强调了在神经肌肉阻滞期间确保充分麻醉的必要性。在TOF序列的第4次抽动返回时,可以定义两个级别的阻滞:浅阻滞(TOF比0.4)和最小阻滞(TOF比0409)(图1),拔管患者即使在最小阻滞时,也有多种症状和体征,例如出现肺活量和握力降低、吞咽障碍、吸入性风险增加、上气道阻塞、复视、主观虚弱感、延迟恢复和化学感受器介导的缺氧反应降低。当TOF比例恢复到0.9时就可以达到可接受的恢复但即使TOF比例=1.0,大
7、多数突触后受体仍然被神经肌肉阻断剂占据;因此,用力肺活量仅部分恢复,急性缺氧通气反应较正常下降表1:神经肌肉阻滞的阶段。完全阻滞(PTC=4),深度阻滞(PTC1,TOF计数),中等阻滞(TOF计数=1-3),浅阻滞(TOF比0.4),最小阻滞(TOF比=0.4-0.9),恢复(ToF比0.9),NMB:神经肌肉阻滞;NMBD:神经肌肉阻断药物;PTC:搐搦后计数;TOF: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四个成串刺激计数;肌肉敏感度差异(图2)喉部、膈肌、上腹部和上睑提肌对神经肌肉阻滞表现出相对的抵抗力。它们丰富的血液供应保证了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的快速发作(冲刷),但峰值效应有限,会恢复迅速(冲刷
8、)。相比之下,最敏感的肌肉(眼肌、咽肌和须舌肌)恢复得最慢。其他因素,如突触后受体的数量相对于纤维大小,也会导致肌肉敏感度的差异。恢复不充分的迹象包括复视、吞咽困难、须舌肌无力,并导致上呼吸道阻塞和肺误吸的风险增加。拇内收肌和眼轮匝肌反应显示出相似的敏感性。尺神经/拇内收肌单元被推荐用于定量神经肌肉阻滞监测,因为它易于接触手部,并且与大多数敏感肌肉的恢复密切相关,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水平。神经肌肉阻断药物的药效学变化神经肌肉阻滞药物的药效学差异阻滞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差异很大。标准插管剂量罗库浪镀2*ED95预期起效时间为23分钟;(ED95=减少基线抽搐高度95%所需的药物量),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神经 肌肉 阻滞 管理 原则 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