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七情内伤.docx
《中医学:七情内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七情内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七情内伤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虽然“思”指思维活动,属于心理活动的认知系统和过程,但中医传统上常将其与其他情感系统相提并论,合称为七情。(一)概念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虽然“思”指思维活动,属于心理活动的认知系统和过程,但中医传统上常将其与其他情感系统相提并论,合称为七情。中医学中的情志概念相当于人的情感系统或过程。情感系统是指人类对各种事物和自身机体状态是否符合需要作出判断而采取不同态度的内心体验。其代表性心理成分包括情感、情绪与心境,三者密切相关,在心理功能和外显表征方面常难截然分开。情感是人对
2、客观事物所持态度内心体验的反映。情绪是一切体验和行为在一定时间内的总的情感状态。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情绪状态,它并非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故具有弥散性的特点。情感与情绪是情感系统的两个主要心理成分,彼此密切相关。就大脑功能活动而言,是同一类心理功能的两个侧面,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内心体验,共同表达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态度,二者都必须由刺激引起(外部客观环境或机体内部),以需要为产生的基础,只有与人的需要有关的刺激才能引起情感或情绪反应。就这个意义而言,有些学者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别,等同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通常用情感反应、情感活动和情感过程笼统地称呼。
3、但情感与情绪作为两个概念,又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情绪是偏向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而情感是常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较高级的内心感受,是人类独有的复杂的心理体验。情绪总是由当时的情境所决定,随情境迅速变化,不太稳定,比情感更为强烈,具有较多的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可称为“扩大了的情感”;情感则是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着重表明情感过程的感受方面,即情感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七情致病,是指机体感受的情志刺激过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超过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调节范围,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由于情志过激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又称为“七情内伤”。(一)
4、七情致病的条件一般把喜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视为人类最基本或原始的情绪形式。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将人的情绪分为兴趣、快乐、惊奇、痛苦、恐惧、愤怒、羞怯、轻蔑、厌恶、内疚十类。中医学习惯上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并认为七情是健全个体日常生活中始终存在着的正常过程,本身并不一定致病。清费伯雄医醇腾义指出:“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皆有之境。若当喜为喜,当怒为怒,当忧为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也J七情转变为致病因素,常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情志反应过于强烈、突然,或日激情暴发。二是消极的情感活动持续过久。三是与情志的正、负性有关,愉快、欣喜、乐观、恬静、满足
5、、幽默感、欢乐等情志反应,一般有益于身心健康,称为正性或良性情志;痛苦、焦虑、不愉快、愤怒、压抑、烦恼、悲愤、沮丧、不满、敌对、挫折感等,有害于人类身心健康,称为负性或不良情志。大量临床观察和文献报告证明,负性情绪削弱人的抗病能力,使人丧失生活乐趣和前进的动力,甚至是一种重要的“促癌剂”。四是与个体的体质、人格及调节耐受能力有关,个体脏腑、精、气、血、阴阳的盛衰及人格特点,会造成机体对情志刺激的耐受性及倾向性差异,决定情志病变是否发生以及病变的类型和具体脏器。(三)七情与脏腑气血阴阳的关系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的产生和维持有赖于脏腑的机能活动,以脏腑精、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脏腑功能活动以五脏为
6、中心,故情志活动与五脏关系密切。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由于五脏精、气、血、阴阳及功能特点各不相同,故各脏所主情志活动亦有差异,其对应规律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显然,只有脏腑精、气、血、阴阳充足平衡,功能协调,人体的情志活动方能正常进行;若内在脏腑精、气、血、阴阳出现虚实变化而功能紊乱,势必会导致相应的情志异常变化。故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则指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另一方面,若七情太过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亏虚或逆乱。由于心为“君主之官”,藏神,为
7、五脏六腑之大主,能主宰和调节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舒畅,主疏泄,调畅气机,以调节人的情志活动。故在五脏与情志的关系中,尤以心与肝两脏最为重要。(四)情志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情志变化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其自身需要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根源于主体自身极其多样的自然和社会需要,情志的复杂状态反映了需要满足的复杂状态。情志的性质取决于需要的满足与否,若特定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便会产生相应的肯定性质(正性)的体验;特定的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人便会产生相应的否定性质(负性)的体验。客观事物与自己是否有关系,以及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又必须通过人的认知活动来判断,所以
8、,情志的变化,是通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活动而引起的,认知活动是引起情志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凡影响个体需要及认知的因素,均可影响七情之变化。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及自身因素等三大类。社会因素,如社会的急骤变化,社会经济、秩序和个人社会地位的重大变动,工作环境不适应,居住与交通条件恶化,人际关系紧张,恋爱、婚姻和家庭纠纷,工作与学习的挫折等,均可造成情志的起伏波动。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噪声、空气污染、电磁波,以及自然灾害等,亦可导致心理应激而呈现情志变化。自身因素,如个人损失或意外事件、疾病,或更年期、月经期、青春发育期等身心重大变化,常可导致情志的异常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七情 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