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优质课获奖教(学)案.docx
《三峡优质课获奖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优质课获奖教(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天水市2015年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三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材分析本文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风光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正面侧面、动静相结合的描写手法,更是令人赞叹。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是:在欣赏“语言之美环节。为了较好的到达教学目的,我
2、通过从赏析内容到写法再到意境,逐步深入,并在“语言之美环节时举例,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巧的特点。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齐读)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出示学习目标)二、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读课本注解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
3、?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板书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局部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三、熟读成诵,积累理解1、快速浏览课文,对照注释,把不懂的画出来。2、放录音,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阙(que)叠嶂(zhng)曦(Xi)月襄(Xidng)陵沿溯(su)素湍(tudn)绝爆(ydn)长啸(XiGO)属(Zhii)引3、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4、学生两两互读,相互指出。5、朗读停顿训练重点: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
4、于/夏水襄陵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沿/溯/阻绝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偏正短语,白色的急流回清:动宾短语,盘旋的清波绝嘛/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盛。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四、疏通文意、问题探究1、学生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展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第一段:(1)喳无阙处(毫无)(阙通缺)宜非亭午夜分(如果)(3)隐天蔽日
5、(隐蔽天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第二段:夏水襄陵(漫上)不见曦月(太阳)(6)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断)(7)或王命急宣(有时)(8)星1即使)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不以疾也(不如)(快)(10)维蟾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第三段;(11)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12)飞漱其间(急流冲荡)(13)良多趣味(实在)第四段(14)属引凄异(接连不断)(15)林寒涧虫(寂静)(16)哀转久绝(转同噬声音曲折)2、重点句子翻译:(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2)至于夏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优质课 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