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立约再考证.docx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立约再考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立约再考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先入定关中者王立约再iiE“先入定关中者王之356一语最早出现于史记高祖本纪,时为项梁战死且章邯攻赵之际,楚怀王与诸将约J汉书高帝纪和资治通鉴秦纪三均有类似记载。蹊跷的是,同样是史记裔祖本纪,记教刘邦入关后,向秦地父老宣称的却是“吾与诸侯约362。究竟是楚怀王之约还是诸侯之约,史料出现明显差异。是刘邦入关后故意发布错误信息吗?原因显然并不单纯。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涉及楚怀王部署救赵行动的记载,只字未提立约之事。对于“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存在的疑点,后世学者鲜少进行深入考证。笔者不揣浅刚,通过梳理楚国军队的两次权力调整、巨鹿之战后的项羽地位、被后世学界长期忽视的巨鹿之会等,大胆推断:“先入定关中者
2、王之”的立约者,应当是项羽而非楚怀王,立约时机是在巨鹿之战后的诸侯会议上。因此,刘邦、韩信皆称其为诸侯之约。史家之所以将立约者移植到楚怀王名下,应是汉代人对真实历史异化的结果。一、项羽斩杀宋义前后的楚国军权调整入关前的项羽、刘邦关系,究竟是平行还是从属,是考证“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的一个重要支点。两人关系的演化,源于楚军高层权力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有两次,一次是以和平的方式,另一次则是以流血的方式。第一次调整是在楚怀王部署救赵的军事行动中,宋义获得节制楚国诸将的权力,相关史料如下: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管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3、304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1356两则史料的差异在于:一则明确提及“诸别将皆属宋义”,对刘邦西行之事一字未提,另则出现“令沛公西略地入关”的信息,但未提诸将归属。结合起来分析,此时楚国首要军事目的是救赵,因而北向是战略垂点,楚怀王连封三将即上将军、次将、末将,皆在北向军中,至于西向之军,连一个军职都未加封授,这已经说明问题。既然“诸别将”全部归属宋义统领,作为西向的刘邦,没有理由自外于“诸别将”,理应同样归屈宋义节制。宋义有权节制刘邦,有史料旁证。项羽斩杀宋义前,说过这样一段话:“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
4、将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305此处“境内”和“专属”两词,明确点出所有楚将皆归宋义节制,说明其军权之大;楚怀王倾楚国之兵而授予宋义指挥,体现出楚怀王对宋义的提携与信任。项羽作为楚汉战争的失败方,司马迁没有为其粉饰的动机,所以其言论可信度较高。项羽对于宋义权力的论述,间接认定了北向与西向两路军队的从属关系,所谓西向,只是北向的侧翼,刘邦事实上不过是宋义的部属而已。宋义的迅速崛起,与楚国上层权力斗争有关。项梁生前,项氏集团在楚国权力构成中处于主导地位,宋义只是一个谋士,曾因劝谏而触怒项梁,“项梁弗听T11303.,定陶之战中项梁战死,是怀王趁机尝试控制军队,“从吁台之彭城,并项羽
5、、吕臣军自将之”1304。吕臣失去军权后担任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担任令尹。至于项羽,被夺军权后直至救赵会议,才获授次将职,显示出楚怀王抑制项氏权力的意图。抑制项氏的另举措,是排斥项梁生前安排的重要军职。项梁立楚怀王后,主导委任故东阳令史”298陈婴担任上柱国一职。柱国,曾是国都的称呼,“鄢郢者,楚之柱国也”2615.后演变为军事职务,柱国的地位相当尊崇。战国时期,“史疾对楚王日: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21574。史疾作为韩国使臣,论述楚国政局时,把柱国排在令尹、司马职位之前,可见柱国一职在楚国的垂要性。令尹是掌管行政之官,司马自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重要军职,“盖楚以令尹当国,而司马则专
6、主兵事,将相微分318110楚将昭阳伐魏攻齐,齐国使者陈轸向昭阳询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珍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网564-565上述齐国使者和楚国将领之间的对话,同样证明柱国一职在楚国的显赫地位。项梁以陈婴为楚上柱国,充分说明项氏集团与陈婴之间的紧密关系。基于削弱项氏和陈婴影响力的露要,当齐使高陵君举荐宋义“知兵”时,楚怀王迅速召见宋义并与其议事,结果“大说之11304,拔摧宋义为上将军,授予其指挥全国之兵的权力。宋义获封意味着陈婴的权力受到压缩,楚怀王否定了项梁生前的人事安排。此次楚军高层权力结构的调整,激发了项氏集团对楚怀王的离心
7、背向,且调整后的高层权力结构并不稳定,导致第二次调整紧随而来。第二次权力结构调整发生在救赵行军途中,项氏集团夺回对楚军的控制权。项羽主张迅速进军,宋义却驻军安阳长达46天,双方发生严重战略分歧。宋义先是嘲笑项羽1坐而运策,公不如义”1305,继而发出强不可使者,皆斩之”1305的威胁。两人争执的结果是项羽斩杀宋义。面对高层权力的血腥调整,楚军北向诸将视项羽为项梁的继承者,认为项氏“首立楚”,项羽斩宋义是“诛乱”,一致拥立项羽为假上将军。至此,楚怀王在军权争夺战中完败,无力约束北向之军,只好承认既成事实,1因使项羽为上将军R305,楚国军权至此又复归项氏。项羽取得上将军之位,相应继承了宋义原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入定 关中 立约 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