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1项:羊肚菌人工栽培绿色轻简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31项:羊肚菌人工栽培绿色轻简技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31项:羊肚菌人工栽培绿色轻简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曾是世界性难题,欧美各国自1883年至今140年的时间里,虽有过室外、室内栽培成功的案例,但重复性差,产量不稳定。我国研究羊肚菌人工栽培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1994年四川省绵阳食用菌研究所朱斗锡宣布,羊肚菌室外人工栽培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但该技术产量也不稳定。2000年四川省林科院科研人员谭方河在栽培中采用外营养添加技术长出子实体,这是羊肚菌人工栽培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但各地气候、土壤、水质的差异须采取不同的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皖北冬天空气干燥、寒冷,春季气温波动大
2、;皖南土壤偏酸性,温差大等难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分离、驯化,选育出适合安徽省推广的新品种“皖羊肚菌1号(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在皖北、皖南、大别山区进行了推广,主要在宿州、阜阳、亳州、蚌埠、淮南、安庆、池州等地,通过采取大棚设施配套技术、播前土壤预处理技术、大棚播种和管理配套技术,确保了稳产高产优质,亩产鲜菇达到250千克以上,产值25000元以上,纯利润IOoOo元/亩以上。(三)提质增效情况。该技术在皖北地区利用林下空地种植羊肚菌,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菌渣和营养包的残渣大大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形成菌林互补。同时,林下种植设施简易,可节约成本980元/亩。二、技术要
3、点(一)大棚设施配套技术。羊肚菌的生长对环境有苛刻要求,大棚设施要根据羊肚菌的生活习性进行设置。由于羊肚菌有好氧性的特点,所以要确保棚内有流通的新鲜空气,在大棚两侧安装转膜器,摇起来通风换气,放下能保温保湿。在大棚四周安上60厘米高的接地围裙,以防扫地风吹干羊肚菌而减产。大棚须盖塑料膜和遮阳网,以确保羊肚菌生长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和散射光。由于羊肚菌的菌丝萌发和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在棚顶安装吊喷,确保棚内湿度均匀和随时补水。若遇异常高温天气,需在棚顶覆盖黑白膜或毛毡,阻止强光照射棚内而增温,达到降温目的。(二)土壤预处理技术。羊肚菌种植前1个月左右翻耕土壤,加水湿透,利用阳光闷棚杀菌、杀虫。播种前
4、检测土壤的PH值,根据PH值高低,确定添加生石灰的量,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调节后的土壤PH值在78.5之间。羊肚菌种植场地,宜选择远离畜、禽场所,人流较少的地方,且水源方便、清洁无污染。(三)大棚播种、管理配套技术。羊肚菌播种采取土壤预湿、沟播方式,确保菌种土壤全覆盖,避免菌种裸露造成杂菌感染,同时菌丝萌发易进入土壤深层,充分吸收土壤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有利于高产。播种覆土后,加水至土壤湿透。根据土壤的性质选择覆盖打孔黑色地膜的时间。易干的土壤,播种后一天内覆盖黑色打孔地膜,保湿透气。沙壤性夜潮土,在放置营养包后再覆盖黑色打孔地膜。营养包放置初期,在晴好天气的中午时段,1周左右通风一次,菌丝发黄
5、时的中后期要勤通风,晴天要每天通风,阴雨天可隔天通风。若遇高温,即棚内地面温度超过15时,须及时通风降温。营养包放置50天左右,地面菌丝消失,地面开始出现鱼子状原基,此时关注天气预报,在没有0以下低温时,加水催菇。加水的要点是:一次性让土壤湿透,闷棚23天后通风。当原基开始分化时,皖北地区、大别山区,要在地块上搭起透明膜小拱棚,以防低温伤害幼菇,确保羊肚菌生长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皖南地区,催菇后若气温在0以上时可不用搭小拱棚Q当幼菇长大至5厘米左右高时,要每天通风换气,确保羊肚菌对氧气的需求,若气温回升,此时要揭去小拱棚膜,让羊肚菌充分吸氧,以便健康成长。催菇后至羊肚菌成熟期间,尽量不补水,若是易干燥土壤,也只能在早或晚少量补水。羊肚菌栽培从播种至采摘全过程不打药、不施肥,收获的羊肚菌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三、适宜区域安徽省内,土壤PH值适宜区域,但土壤PH值低于5.5或高于8.5的不建议种植。四、注意事项播种前的土壤预处理最为关键,大多数种植户忽视了这个技术,播种前土壤没有处理好,播种后的发菌期和出菇期易出现杂菌和病虫害,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绝收。播种后加水至土壤湿透,确保发菌和营养包菌丝吃料阶段所需水分。催菇时点的把握是丰收的关键,因为幼菇会因低温冷害而死亡,所以,催菇时一定要查看天气预报,不能在0以下低温时催菇。五、技术依托单位(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