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乳腺癌腋窝处理进展及策略.docx
《2024乳腺癌腋窝处理进展及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乳腺癌腋窝处理进展及策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乳腺癌腋窝处理进展及策略摘要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逐步认知、阐明及系统治疗的进一步完善,目前乳腺癌的治疗理念产生了颠覆性转变。其中,腋窝淋巴结处理策略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围绕这些理念的转变,大量相关临床试验也逐步开展,NSABPB04研究率先发起了对乳腺癌经典治疗术式中腋窝处理策略转变的探索。尽管该研究并没有改变当时腋窝处理的临床实践,但为后续一系列保留腋窝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前期数据基础。在这些变迁中,前哨淋巴结活检作为乳腺癌外科治疗中里程碑式的进展,已经成为目前腋窝阴性患者的标准分期术式。此后,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临床研究,其中对低负荷腋窝转移患者研究的结果证实了部分患者保留腋窝的可行性
2、,并由此影响和改变了临床实践。此外,新辅助治疗后进一步保留腋窝的研究结果,使部分患者新辅助治疗后保留腋窝成为可能,有效减少了术后上肢水肿。在该研究领域中,同等生存获益的前提下能否完全豁免腋窝手术,以及有关新辅助治疗后腋窝阳性患者是否可以豁免腋窝清扫等热议话题,也都在临床试验探讨中受到广泛关注与期待。乳腺癌腋窝处理策略不断发生转变,从最初所有的患者均需要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AXiII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到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阴性患者豁免ALND,是乳腺癌外科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随后,有关于保留腋窝的探索不断开展,并且改变了
3、临床实践,保留腋窝成为了当下探索的主流趋势。这样的进步,一方面得益于对乳腺癌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得益于系统治疗的不断完善。本文就乳腺癌腋窝处理进展及策略进行论述。1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价值近百年来,HaISted1提出的可手术乳腺癌是局部/区域性疾病的理念,主导并影响着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实践。作为标准治疗术式的乳腺癌根治术最具其年代特征。其中,无论腋窝阴性抑或阳性的患者,ALND均作为该术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FiSher教授提出乳腺癌从疾病初始即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的理论2,颠覆了经典理念,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乳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也引发了对于ALND必要性的有益探讨。早在1971年,NSABPB04
4、研究就发起了挑战,该研究将入组的临床腋窝阴性的患者分为3组:一组患者接受标准的根治术;另一组患者接受乳房切除,保留腋窝并接受后续腋窝放疗;第三组患者仅接受乳房切除,腋窝不予任何处理,后续出现腋窝复发时再行ALND。不过,这组患者在腋窝复发后如果尚可以实施ALND,则不作为复发事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仅乳房切除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高于其余两组,但总生存及无远处转移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乳腺癌根治术组,有40%的患者病理检查可见腋窝淋巴结转移,从理论上说,另外两组也有约40%腋窝阳性的患者。但是单纯乳房切除组只有18.6%的患者后续出现了腋窝复发并接受了ALND。关于为什么实际腋窝复发比
5、例低于腋窝可能残留的比例,目前尚无法给出明确解释。尽管这项研究距今久远,但是该研究在系统治疗缺乏的年代挑战了ALND的价值,影响了其后临床对于腋窝处理的思路和策略的选择。由于当时病理分期概念的提出和认可,需要获得完整的腋窝淋巴结病理信息,因此,这项研究并没有改变当时的临床实践,ALND仍然是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术式。但是NSABPB04研究结果提示,延迟的二次ALND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由此可以认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仅仅是疾病进展状态的征象,并不作为远处转移的播散病灶。该研究为此后多项保留腋窝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2从腋窝淋巴结清扫向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转变在20世纪60年代,已有学者提
6、出了腮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概念。随后在1977年,阴茎癌治疗过程中应用了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nymPhnodebiopsy,SLNB)5o随着对乳腺淋巴引流途径的认知,腋窝SLN的概念被提出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实践。Krag等在1993年首次报道了利用核素作为示踪剂在乳腺癌患者中开展SLNBo其后Giuliano等7在1994年也报道了蓝染料应用于乳腺癌SLNBo上述2种示踪剂被作为当时SLNB的标准示踪剂,在之后的研究中进行了双示踪剂的尝试。研究发现,相比于单一示踪剂而言,双示踪剂可以进一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FalSenegatiVerate,FNR)8o然而时至今日,核素示踪
7、剂在国内的应用并不普及,一方面是需要核医学科的建制和配合,另一方面需要专业设备的配置及核辐射问题的考量。因此,新型示踪剂仍在不断开发探索,包括荧光示踪剂口引味菁绿、染料类示踪剂纳米碳及米托慈醒、金属示踪剂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等。2005年,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网I味善绿在乳腺癌SLNB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获得认可9。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在国内率先引进口引珠著绿示踪下的SLNB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在2021年报道了长期随访结果,补充了远期疗效数据的空白口0。截至目前,口引噪菁绿已被德国AGO指南、日本乳腺癌指南、国内指南推荐作为SLNB的示踪剂。2003年,米兰癌症研究中心报道的一
8、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探讨了SLNB在腋窝临床阴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期间共入组516例腋窝临床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将SLN阴性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腋清组。随访结果显示,对于SLN阴性的患者,ALND并不带来生存获益11。随后开展的NSABPB32研究进行了更大样本的探索,这项研究是乳腺癌外科治疗进程中里程碑式的重磅研究,为SLNB的应用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结果与米兰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得出了一致结论,腋窝临床阴性患者,SLN阴性,ALND与否并不影响患者生存。而且,由于豁免ALND,术后并发症(如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显著低于接受ALND的患者12o随之,对于腋窝临床阴性的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乳腺癌 腋窝 处理 进展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