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指标参考价值弱化探讨.docx
《GDP指标参考价值弱化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DP指标参考价值弱化探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要先说GDP呢?因为它是真正的指标之王,它实在太重要了。理解GDP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确定为国际通行的经济衡量指标的。在教科书上,GDP是这样定义的:中文名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对于经济总体表现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因而也被称之为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把GDP比作天气的卫星云图,你能够看清楚一个国家它到底发生了什么,它的经济状况到底是如何的。那很多人就要问了,在历史上GDP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美国经济大家都很熟悉大萧条。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
2、条前后两任总统,一个叫做胡佛,一个叫做罗斯福,他们都希望把美国经济能够从衰退中拯救出来。但是当他们在制定应对大萧条的政策的时候,却发现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就是工具不足。他们发现只有股票数据、货币量和残缺不全的工业生产指数是可以用来参考的。但是,有没有一个指标是能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全貌的呢?没有。就好比说,你只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但是具体的健康数据却非常缺失。那如果你是一个医生的话,你是不太可能来对症下药的。这个时候,当时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找到了一个叫做库兹涅茨的经济学家,希望他能够带领团队对于美国经济进行一次从头到脚的体检。几年之后,1934年,这份体检报告就出来了。这份报告对1929年以
3、来的美国税务数据、经济普查的数据、就业工资和服务业的调查进行了估算。这个估算其实汇总了一些数据收集和整合,非常惊喜,实现了对于1929年以来的国民收入的一个初步统计。这就是GDP统计理念最早的一个由来。当时递交报告的时候,这个结论非常惊人,出乎了很多美国人的意料。惊人到什么程度呢?大家知道当时处于经济萧条过程当中,但是这份报告卖得非常畅销,每份售价20美分,第一版4500份就售清了,相当于非常早的知识付费领域的一个杰出代表。这份报告的结论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就是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过程当中,就是29年到32年的过程当中,美国的居民收入减了足足一半。那更重要的是什么呢?罗斯福就拿着这份报
4、告,在他公布新的复苏计划的时候,直接引用了相关的数据,并且在38年的国会预算案中使用了库斯涅茨更新后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此之前,GDP的发明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它只是一项调查研究。但是到了1938年之后,它对于当时的美国政府推出的政策,所覆盖的范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面胡佛总统数据不全,他无法构建一个完善的经济图谱。但是罗斯福掌握了GDP指标之后,就能够比较从容地去调控全国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看到经济指标它的重要性所在。此后,经过很多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GDP也日益演化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关于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理念和体系,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是非常广泛地使用。我们看到库兹涅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
5、和他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当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库兹涅茨在创立GDP的统计方法的时候,他的衡量标准是从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统计一年内的总产出以及整个经济体的总产出,会作为收入最终分配给劳动者、政府和企业。也就是说,到底是谁获得了什么样的东西?比如说,劳动者获得了工资,我们把工资算进来;政府获得了税收,我们把税收算进来;企业拿出来获得了盈利和折旧,也就是说这就是收入法的一个基本核算方式,由工资、税收、折旧和企业盈利四部分组成。在二战之前,这样一套方法其实就构成了GDP,那在这需要打个叉。我们看到,这个统计计量包括GDP,它的出现其实和战争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194
6、0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如何为战争付款。他就非常尖锐地指出,如果我们没有准确的宏观数据,那么我们无法做准确的战争动员和战争筹款。这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了。所以GDP,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支出法的出现,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点。经济学家不再是学术上的讨论者,不仅仅只是关注的经济状况的好坏,他真正进入到了政治、经济决策的核心部门来指导政府如何根据数据来制定相关政策。说个极端的例子,当时纳粹德国和美国开战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估算:根据美国GDP和美国的生产总值的算法来估算出美国到底有多少战争潜能。但是后来发现,美国人造航母跟下饺子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其实在此之前,美国并没有完
7、全地去开发自己的战争潜能。正是因为有了这个GDP这个支出法核算,我们会发现大家对于这个战争潜力有了更多的重视。这就是我们提到支出法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点。支出法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最终会有四个去处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政府的购买和出口。其中,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支出中的产品和服务,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外国的进口,那部分不是本国生产的,就要把它剔除。因此,GDP就等于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在现实的情景中,很多国家的政府项目实际上是分摊到企业投资和消费这两个大项目当中的。所以,GDP也常常被分解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项,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所谓的“三驾马车,然而在
8、这“三驾马车”当中,存在着许多误解。在稍后的内容中,我们也会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些区别。接下来,我们看到GDP的第三种核算方法,叫做增加值法,也称为生产法。这是通过将生产环节各部分的增加值进行加总来计算的。因此,最终产品的价格,是由各个环节对产品的增值所组成的。例如,铁轨的制造从铁矿石的开采、冶炼、锻造到定型各个环节构成。所有这些产业链环节最终得到了一个增加值之和,这就是铁轨价格,也就是增加值法的核心概念。GDP亦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环节消耗的总和。在我们即将上线的这个大师课程中,王涵博士有对于GDP增加值的非常有趣的描述。他是最早一个把资产负债表应用于国家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家。他经常说,如果你把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P 指标 参考 价值 弱化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