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篇)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学习心得.docx
《(七篇)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篇)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学习心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七篇)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学习心得第1篇初夏时节,漫步浙江乡村,街道干净整洁,花木郁郁葱葱,一幢幢小楼房整齐排列,随处皆是精致的乡村美景。浙江乡村的美丽蝶变,始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6月,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如今,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浙江省XX市浦江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2年人造水晶产业最鼎盛的时候,一个县集聚了2万多家水晶加工作坊,工人每天在乌烟瘴气的棚子里磨玻璃,废渣、废水直接排到河里,当地生态遭受了严重
2、破坏,县域85%的河流变成“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O随着千万工程推进,浦江县铁腕治污,三年多时间内,水晶企业就由2.2万家减至526家。浦江县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上河村,曾是浦江水晶加工发源地之一,全村大部分村民从事水晶加工业,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上河村便关停了村内所有水晶加工点。当地群众告诉记者,是“千万工程”改变了浦江人居环境,如今全域51条支流水质均达到HI类以上,美丽的浦阳江又回到了群众身边。上河村作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代表之一还曾登上了联合国领奖台,领取“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浦江的变迁,是“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的真实写照。二十年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3、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据浙江省委农办摸排,2002年的浙江仅有约4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浙江也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位居全国第一。20年来,浙江实施“千万工程”并未止步于就环境抓环境,而是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有效衔接,不仅为农村带来了环境优化,也为农民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那时候不少企业想不通,为什么铁腕治污、有钱不赚,现在完全理解T!”浙江浦江晶盛水晶有
4、限公司创始人张福民坦言,脱离了高耗能、高污染的路子后,他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22年企业投资1500万元上马水晶原材料生产线,推动浦江水晶产业链向上游原材料链延伸。经受生态洗礼的水晶产业规模、附加值不降反升,2022年浦江全县水晶产业工业总产值84.97亿元,同比增长14.61%,到2023年底有望达到100亿元,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转型升级的上河村还开辟了发展新路径,依据村落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引入文旅业态,从水晶加工村华丽转身为旅游“网红村”。如今在浙江,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美丽乡村成为当地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截至目前,浙江全省
5、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9亿人次、营业总收入469亿元,从业人员33.4万人。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54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今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以“千万工程”统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未来乡村发展定下目标。6月2日浙江省政府召开的第13次常务会议指出,要把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与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县城承载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千万工程”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新征程上,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6、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的实践正在持续深入。第2篇深入孤迷令美夕忖毫殁、李劣共同富裕夕忖示范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全市新时代美丽乡村会议部署,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重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探索实施未来乡村试点,努力为浙中大花园建设夯实基础,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贡献力量。一、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和美乡村迭代升级(一)五美联创扎实推进。制定印发了XX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和美乡村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未来一个时期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持
7、续推进五美联创(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带、达标村精品村、美丽庭院),抓实抓深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5个,培育美丽乡村风景线65条、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3条,创建省级示范乡镇63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16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259个。(二)未来乡村创新实践。明确了到2025年建设200个以上市级未来乡村,其中100个以上创建为省级未来乡村的目标。风貌办、整治办联合印发了XX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XX市未来乡村12820创建体系,即以党建统领,以文化主题和数字化应用为支撑,打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治理八大应用场景,实施20
8、项标配+N项设施配置,构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体系。全市实施两批共37个省级未来乡村,第一批10个试点村已基本建成,其中3个村通过省首批验收,第二批整体建设进度在85%以上。各地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如婺城区下张家村产业兴旺的村强民富模式、兰溪市洋港村数字赋能的智慧引领模式、东阳市花园村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模式、义乌市缸窑村多元协同的共建共治模式、武义县坛头村激活要素的改革推动模式等。兰溪市未来乡村经验做法获得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肯定。(三)历史文化活态传承。致力于把历史文化村落打造为一张金名片,十年一以贯之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万 工程 经验 研讨 材料 学习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