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8篇).docx
《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8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8篇)目录L把握契机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山东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22 .夯实基础固牢根本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实战能力73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系统治理推进应急管理能力新跨越124 .坚持固本开新聚力转型强能全面锻造新时代消防救援机动劲旅175 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推动安徽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216 .突出“早、准、快”全力打赢防汛防台风硬仗.267 .以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的实绩实效护航高质量发展318 .着眼“两个根本”注重“三个突出”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36把握契机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山东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2023年,山东省地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主题教育引领服务社会发展,妥善应对平原地震“大考”,着力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全省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施赋能增效促发展(一)主题教育重实效。我局坚持高站位思考、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深化理论武装凝心铸魂、深入调查研究实干担当、深刻检视整改破解难题,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度推进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面对如何融入经济社会
3、发展、提升地震系统影响力的现实问题,编制实施了山东省地震局赋能增效促发展实施方案,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篇布局到山东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各领域。(二)特色服务创品牌。一是推动韧性城市建设。选取济南凤凰黄河大桥、黄河公路大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将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济南、青岛等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源头做好地震安全服务保障。二是服务海洋强省建设。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海洋地震监测与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出台加强海洋地震工作服务海洋强省建设的意见,打造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海洋地震工作新格局。三是提升矿震灾害防范能力。联合能源部门开展煤矿灾害风险治理研究,推动实施煤矿专用地震台网
4、数据共享,持续开展非天然地震监测分析服务。四是树立“山东基地”品牌。为省委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开展应急培训,高质量完成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培训16期1047人,开展公众逃生避险培训服务5000余人次。五是创新数字科技产出。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14项服务产品;制作地震系统首部自主研发创作、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4D影片奇妙的地质之旅;完成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建设,设立展项110余项,数字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三)基础业务强支撑。一是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山东省建有1600多个地震监测站点,台站工作人员坚持以站为家,默默坚守,站网运行率常年保持在99.
5、6%以上。目前,山东内陆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5级,部分地区达到0.8级。国家预警工程山东子项目完成验收,逐步形成秒级预警、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为国核示范电站提供预警信息服务。二是提高震灾风险防治水平。有序开展安丘一莒县活动断裂探查和济南、威海、临沂等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编制了山东省1:25万地震构造图,为建设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大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两项重点工程,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强化设防管理,依法依规审定批复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参数。二、坚持“两个至上二高效应对平原5.5级地震德州平原5.5级地震是近年来我国大陆东部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前,山东已连
6、续28年未发生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德州市,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此次平原地震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高度重视,提请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国家抗震救灾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一线指挥调度。山东省委省政府迅疾作出部署,启动省级抗震救灾三级应急响应,省委书记林武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提出明确要求,并于当天赶赴平原县召开现场工作会议指挥应急救援。我局准确做出震情判断,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应急“叫应”机制快速发挥作用,为抗震救灾高效开展赢得时间。应急行动迅速,现场工作队快速集结,迅速抵达震中,及时为应
7、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舆情应对主动,震后地震专家第一时间发声,科学引导公众,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地震现场党员干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带头战酷暑、熬通宵,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指导组帮助下,仅用56小时完成地震烈度图发布,为恢复当地正常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支撑。由于前期抗震设防监管措施到位,加之应急处置有力有序,此次地震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赢得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三、把握应急处置契机,健全完善治理体系(一)立足“高点”,统筹调度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平原地震后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防震减灾工作。提请省政府开展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专项检查,会同防震减灾工作专项小组成员单位,集中3个月时
8、间开展清单式检查,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对市县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进行考核,压紧压实基层防震减灾责任。(二)突破“堵点”,健全基层体制。针对平原地震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市县地震工作管理弱、专业力量缺失等问题,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下,我局会同省委编办、省应急管理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防震减灾机构职能有关事宜的通知,推动形成应急和地震部门上下贯通、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一是强机构。加速市县地震部门融入大应急体系,明确16个设区市和65个重点县(市、区)应急管理局挂牌“地震局”,基层应急管理和地震工作实现统一管理。各设区市在通知要求的基础上,主动扩大挂牌县(市、区)覆盖面,截至目前,已有116个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应急 管理工作 会议 交流 发言 材料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