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御制漆器.docx
《雍正朝御制漆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雍正朝御制漆器.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mJi三在台北故宫举办的“雍正一清世宗文物大展”已于今年的十月七日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从北京故宫选取文物37件,使两岸故宫文物分开60年后重新团聚,是一件可喜之事。在所选北京故宫文物中,有雍正朝官造漆器4件,它们是黑漆描金袱系纹长方形盒、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黑漆描金百寿字纹碗、浑金漆花卉纹圆盒。这4件都是雍正朝代表作品,但因数量少,又偏重于描金漆器,因此不能在工艺品种、器物种类、装饰特点等方面,反映雍正朝官造漆器的全貌。为使大众对雍正朝的漆器有更多的认识,本人依据清官制造档和现存实物,再做一些介绍。清官造办处是一个庞大的为皇家制作各种御用器物的机构,下设几十个工厂。它曾制作大量的实用器和观赏
2、器来满足宫廷各方面的需要。其中的精品不仅在当时深受帝王的喜爱,而且在数百年后的今天,更是成为珍品。精美的御制漆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这主要体现在康、雍、乾二朝盛世期间。在这盛世的三位帝王中,雍正皇帝素有“秉性不爱华糜”之美誉,虽其如此,却也雅趣良多。具体地说,他非常喜爱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漆器工艺,并由此促进了御制漆器的制作和发展。又由于雍正帝任用了办事得力,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怡亲王允祥统管造办处,使得这一时期御制漆器的制作,在康熙朝基础上有质和量的提高,呈现了新的面貌。雍正皇帝对漆器制作有诸多要求,具体是“精细文雅”“入骨”“轻妙”,这从传世作品中可得到印证。清官内务府档案总汇是清
3、官造办处各作坊的制造实录,清官各类工艺品制造均详记在案,漆器亦在其中。本人查阅了相关部分,并结合传世实物进行研究,对雍正御制漆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从档案上看,雍正时期御制漆器的品种有描金漆、描彩漆、描油、一色漆、填漆、波罗漆、螺甸漆等,胎质绝大部分仍是木胎,另外还有少量的铅、铜、皮、竹、瓷、卷胎和脱胎。而在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实物中,目前来看,品种只有描金漆、描金彩漆、描彩漆和浑金漆。为表述清晰,在此按实物品种,并结合有关档案资料分别进行介绍和说明。描金漆描金漆就是在一色漆地上加描金花纹的做法,其中黑漆地最常见,其次是朱漆地或紫漆地C根据档案记载,雍正时期制作了大量的描金漆器物,这其中又分仿洋漆
4、技法和中国传统技法两种。所谓仿洋漆,就是指仿制日本称之为前绘的黑漆描金工艺。前绘主要是在制胎和用金工艺上优于我国传统的描金漆工艺,它具有胎薄体轻、久不变形、金漆光亮的特点。雍正帝一向钟爱深沉凝重的黑色,这在同期的画法琅、瓷器中多有体现。而仿洋漆的艺术表现,正是以黑漆为基色,上面描饰金色的花纹,这种深沉凝重又光华富丽的艺术风格,自然受到雍正帝的赏识,因而使仿洋漆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工艺品种,得以良好的发展。这在档案记载中多有体现。档案中记载,为了满足宫廷对仿洋漆器物的需要,雍正七年,皇帝下令,在圆明园修造地窖,增设作坊,以扩大生产,提高制作量。雍正帝还在日理万机中,亲自过问修造地窖的有关细节,反映
5、出他对仿洋漆工艺的关注。从档案上看,雍正时期用仿洋漆制作过书桌、书格、箱子、香儿、柱杖、冠架、痰孟、碗、钵、各式盘、碟、盒子等数百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雍乾二朝的仿洋漆绝大部分都不做铭文,因此难以识别出它们的具体年代。然而我们利用档案资料,还是识别出了一些雍正器。从这数件作品来看,其金漆光亮,胎体周正,堪与日本金漆相媲美,说明雍正时期在研制仿洋漆方面取得了成功。黑漆描金袱系纹长方形盒(图一,参展作品)。此盒宛如被一块包袱皮包裹着,蝴蝶结和褶皱浑然一体,形象逼真。盒主体裸露的部分以仿洋漆工艺制成,即在黑漆地上饰描金折枝的佛手、石榴,桃实,寓意多福、多子、多寿,习称“三多图,包袱皮上的花纹以描
6、彩漆与描油相结合的工艺制成,即在银灰色地上彩绘朵花和寿字构成的锦纹。在此根据盒子主体部分的装饰工艺将其划人仿洋漆类别。档案中制作包袱式盒的记录有两次,共制成13件。雍正五年郎中海望奉旨:朕看得尔追办处所进的活计俱是朕交下着做的活计,现今造办处匠役有几百名,何必旷闲?尔等寻些活计与他们做。于三月初十日画得包袱式盒样一张,呈裕亲王看,奉王谕:尔等酌量做。于十月二十九日做得各色彩漆锦样包袱盒九件,怡亲王、信郡王呈进讫。雍正十年首领萨木哈持出洋漆包袱式盒二件,说宫殿监督领侍陈福传旨:此盒样式甚好,照样将黑、红漆盒做些,画花卉漆盒亦做些。再,盒一件底上有窟窿,不必照此样做。钦此。于十一年五月初一日照样做
7、得漆盒=对,并原样一对,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呈进讫。此后档中再无制作袱系盒的记录。因此档案记录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件袱系纹盒的时代归属问题。包袱纹的装饰源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它首先出现在Fl本的漆工艺作品中,雍正时期对此有所借鉴,同时还运用到其他工艺的作品中,如玦琅器中的瓶、鼻烟壶等,成为了工艺品的装饰题材之一,对乾隆朝及后来都产生了影响。黑漆描金菊花锦纹冠架(图二)。其顶部呈扁圆球状,由镂空的两个半圆体相合而成。侧设有开关,可开合,内部用于放置香料。立柱下有圆座,座下六垂云足。冠架通体在黑漆地上饰描金花纹,由上至下分别为菊花锦纹、如意云纹、缠枝花卉及团寿字。此冠架玲珑剔透,描绘细腻,符合雍正朝工
8、艺品“精细”“秀气”的特点。该器与上述系袱纹盒一样,是通过档案资料确定年代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雍正三年九月十五Fl,太监刘希文交洋漆冠架一件,传旨,照此样做几件。“于四年二月四Fl做得洋漆帽架三件。此冠架在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独一无二,由此可见它与档案中命做之器是对应的。但由于没有款识,过去曾笼统地定位清中期,现档案证明,是雍正朝所制无疑,而且是照着“洋漆冠架”做的。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图三,参展作品)。手炉为不规则却又对称的长圆形,提梁弯曲形状与炉身造型相仿佛。器身四面开光,两两相对。光内黑漆地,上面以金漆分别描绘各异的山水图景。画面构图讲究,布局疏朗。远山近石、亭台楼榭、草木飞鸟等物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雍正 御制 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