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掌握识别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防骗意识,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识别方法和防范策略。2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防骗技能,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导入新课内容。(1)选取近期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以视频或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初中生出借手机卡被行政
2、处罚:南充市营山县某校初中生张某为获取利益,将自己手机卡租借给不法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导致一群众被骗20万元。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高中生群发短信被行政处罚:南充市仪陇县某校高中生聂某通过网络获知“每群发1条短信可获得1元报酬的兼职信息,其在明知是违法的情况下,仍用自己手机替人群发短信,并发展同学彭某、周某等9人为下线,共计获利460元。随后,诈骗分子通过聂某等人手机群发的引流信息,诈骗16.3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己依法没收聂某等人违法所得,并作出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2023年12月24日晚,湖南岳阳云溪街道的中学生付某在家看游戏直播时,听到主
3、播称可以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道具付某遂使用母亲的手机扫码添加了主播助理的微信,对方以付某未成年,要在游戏内解锁为由,要求其修改其母的银行卡密码,否则就会扣除其母银行卡内余额。付某因年龄小无法正确判断当时的情况,使用母亲手机分多次扫码转账,最终被诈骗51488元。(2)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诈骗手段,初步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二)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和识别方法。(1)列举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如冒充公检法、虚假中奖、网络购物诈骗等。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
4、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远程性:诈骗分子通常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远程方式与受害人联系,避免与受害人面对面接触。2 .非接触性:诈骗分子不需要与受害人直接接触,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资金账户信息,从而实施诈骗。3 .虚构事实:诈骗分子通常会编造各种虚假的事实和理由,如中奖、退款、假冒公检法等,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4 .诱骗性: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受害人的贪婪、恐惧、好奇等心理,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或支付。5 .快速性:诈骗分子通常会迅速转移资金,使得受害人难以追回损失。需要注意的是,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范 电信 诈骗 主题 班会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