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并增强自我防范意识。2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学会识别诈骗信息。3 .教导学生如何在遭遇电信诈骗时正确应对,降低损失风险。4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安全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及识别方法,学会如何防范电信诈骗。难点:理解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视频,激发学生兴趣。2024年1月7日,遵义绥阳县某中学学生小红(化名,13岁)在家中刷快手看见有一个明星QQ,添加QQ后对方称小红泄露
2、了该明星的信息己经报警了,要求小红配合调查。随后对方就发来了一个二维码,要求小红扫描进群,进群后对方称是该明星的律师并发来了律师证。在对方的恐吓中小红立马配合对方打开手机摄像头对着父母的手机,然后按照对方的要求点开了父母的微信付款码,随即银行卡里的钱就被全部转走了,共计损失2万余兀2024年1月16日,遵义习水县某中学学生小明(化名,14岁),用家长手机玩某款网络游戏时被拉进一个QQ群,群里”客服称,可免费赠送游戏皮肤。当小明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后跳转出来的页面却显示:“由于违法领取皮肤账号已被官方锁定”,如果不及时解除冻结将会影响个人征信,律师会将你爸爸妈妈告上法庭,警察还会上门来抓你,经“
3、客服一阵忽悠和恐吓,小明被彻底吓懵,先后10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致使家长银行卡内2万余元被转走。2024年1月24日,遵义播州区某小学学生小华(化名,12岁)在家用父母手机观看游戏视频时,看到一个免费领游戏皮肤的视频,便添加了视频里面的QQ群号。进入群聊后,群管理员主动添加小华,声称只要按照他的步骤操作,就可以免费领到游戏皮肤。小华老老实实地照做,用父母的微信扫了码,没想到竟弹出“微信即将被封号的提示页面,小华十分惊慌,不知所措,群管理员安慰他说没事,只要按步骤完成身份验证,就可以避免被封号。于是对方又发来一个二维码,让小华用父母的微信扫码,跳出了一个需要输入密码的付款界面,骗子一再强调钱
4、肯定会退回的,小华起初还有一些犹豫,但对方说若不及时解封,他父母就将要坐牢,12岁的孩子经不住吓唬,接连扫码输入密码,付款2万余元,直到消息提示账户余额不足,这才告知父母并报警。.提问学生对视频中的诈骗手法有何看法,引导学生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简要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及常见形式。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包括:1 .假冒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2 .电话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电话拨打受
5、害人电话,冒充熟人、领导等进行诈骗。3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虚假购物网站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受害人付款后无法收到商品或收到的商品与描述不符。4 .短信诈骅:犯罪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短信,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进行诈骗.5 .假冒银行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账户异常、密码泄露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6 .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以账户异常、退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进行诈骗。需要注意的是,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如果遇到可疑情况,
6、应及时报警或向相关机构求助。(二)知识讲解(10分钟).列举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如假冒公检法、虚假中奖、冒充亲友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1 .假冒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2 .电话诈骗:骗子通过电话拨打受害人电话,冒充熟人、领导等进行诈骗。3 .网络购物诈骗:骗子通过虚假购物网站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受害人付款后无法收到商品或收到的商品与描述不符。4 .短信诈骗:骗子通过发送虚假短信,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信息进行诈骗。5 .假冒银行诈骗: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账户异常、密码泄露等为由,要求受害人进行转
7、账操作。6 .医保、社保诈骗:骗子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以账户异常、退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进行诈骗。7 .网络兼职诈骗:骗子发布虚假兼职信息,要求受害人先缴纳一定费用,然后消失不见。8 .假冒客服诈骗:骗子冒充客服人员,以退货、退款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信息进行诈骗。需要注意的是,电信诈骗手法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讲解诈骗者如何利用人们的贪念、恐惧等心理实施诈骗。.分析诈骗信息的特点,如信息内容模糊、涉及个人隐私等。诈骗信息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紧迫感:诈骗者常常会制造一种紧迫感,让
8、受害者感到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就会错过机会或面临严重后果。2 .诱惑性:诈骗者会利用各种诱惑手段,如高额回报、免费赠品等,来吸引受害者的注意力。3 .恐惧感:诈骗者会利用受害者的恐惧心理,如威胁要逮捕、起诉、冻结账户等,来迫使受害者服从他们的要求。4 .信息不全:诈骗信息通常会缺少关键细节,让受害者难以判断其真实性。5 .要求转账:诈骗者最终目的通常是要求受害者转账或提供账户信息,以获取受害者的钱财。当收到可疑信息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并避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果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三)案例分析(10分钟).挑选几个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分
9、组让学生分析讨论。.指导学生如何识别诈骗信息,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电信诈骗手法的认识。(四)防范技巧分享(10分钟).分享实用的防范技巧,如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教授学生如何设置更杂的密码、启用手机安全设置等防护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何防范电信诈骗?(1)提高警惕。保持冷静,不要轻信不明电话、短信或邮件中的信息,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更不要点击不明链接。(2)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3)加强身份识别。在接收到可疑来电时,应通过多
10、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如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相关信息。(4)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听取亲朋好友的提醒和警示,保持谨慎,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5)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要轻信不明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及时报案。一旦上当受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相关信息。(6)不实施违法行为。对于威胁性质的来电或短信,不要惊慌,更不要为“消灾而汇款。(7)多作调查印证.对于可疑的来电或短信,应多方验证,如向相关单位咨询或亲自前往办公地点核实。(五)课堂互动与讨论(5分钟).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或亲友遭遇电信诈骗的经历。.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防范电信诈骗。.邀请学生提出问题
11、和建议,共同探讨防范措施。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PPT等辅助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高教学效果。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布置几道判断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电信诈骗手法的识别能力。作业:让学生编写一份关于电信诈骗防范的宣传海报或文章。评价方式: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相关的电信诈骗案例视频和图片资料。.提供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的PPT和讲义。.利用网络安全教育平台或APP等辅助教学资源。七、总结通过本次班会的学习,学生们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分享。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电信诈骗防范的认识。此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通过本次教学反思,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