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促思政课更接地气.docx
《跨界融合促思政课更接地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界融合促思政课更接地气.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西北农林科大毛概课由马院和经管学院老师共同主讲跨界融合促思政课更接地气发布时间:2019-0513作者:通讯员张晴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学校不断探索“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毛概”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邓谨教授和经管学院刘天军教授共同主讲。思政老师借助专业课老师力量,发挥二者优势,聚集共生共融的效应,同向同行,合力育人。“思政课还能这么有意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学院1704班学生杨洋在一堂特殊的毛概课后,发出赞叹。这堂课是学校探索“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网络直播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邓谨教授和经管学院刘天军教授共同主讲。日前,针对学校创新学院2017级学生,两位“大咖”有
2、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乡村振兴”的精彩讲授,打消了杨洋心底的疑问一一这种“强强联合”到底是“走马观花”还是“出奇制胜”。课后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课多出现在我们本科生的课表里,成为像我们小时候每周期待的体育课一样”的呼吁。一堂课两位教授来主讲“这是我上高中时候的照片,这是我上大学时候的照片,这是我工作后的照片,大家感受到时代的深刻变化了吧。”在学生轻松的笑声中,邓谨知道大家已经认识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依据”。邓谨教授在毛概的课堂上已经站了26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刻体会:“政治性要与思想性、学理性、实践性、生活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理论在丰富生动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熠熠生辉,
3、散发出思想光芒和时代魅力。”在备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两节内容时,她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学生清楚认识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变化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二是向学生讲清楚社会主要矛盾在“三农领域”的表现及实践要求,从而培养他们学农爱农,扎根中国大地,立志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术业有专攻。我想借助专业课老师力量,发挥二者优势,聚集共生共融的效应,同向同行,合力育人。”邓谨把目光瞄向了经管学院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刘天军教授。两人拍即合,经过十余次的沟通研磨,一个由两人共同制作的PPT课件诞生了,一堂由两人共同主讲的毛概课与学生见面了。两位“大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促思政课更 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