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七十年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XX周年XX城乡居民收入变迁.docx
《跨越七十年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XX周年XX城乡居民收入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七十年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XX周年XX城乡居民收入变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跨越七十年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XX周年XX城乡居民收入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XX坚持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居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目前正朝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一、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70年来,XX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49年,XX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有41元,在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分别突破5000元、IOoOo元和15000元大关,20XX年人均收入达19922元,接近2万元关口。70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0倍,年均实际增长6.2%。 1978年城镇
2、居民人均收入只有302元,在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分别突破10000元、20XX0元和30000元大关,到20XX年突破4万元达42557元。40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1倍,年均实际增长8.2%。 (一)为温饱而奋斗(1949-1978)1949年5月,XX解放。解放前,由于XX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以及抗日战争爆发后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十分困难。1949年,XX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元,农民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77.9%。解放后至1978年的三十年,经过土地改革和城乡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生活水平开始缓慢提升。195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5元;1964年
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72元。到了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02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1元。城乡居民吃穿住行比解放初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物资匮乏,绝大多数生活消费品凭票证限量供应。197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仍达60.1%,即居民生活仍在贫困线上徘徊。(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恩格尔系数超过60%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二)解决温饱问题(1979-199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79年开始,国家改变企业工资管理体制,企业正式实行“工效挂钩”制度。1985年
4、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工资改革,提高工资水平。1990年国家再次制定“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的目标模式,增强了企业自主分配权。上述系列改革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到199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722元,比1978年的302元增长4.7倍,年均增长14.3%,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4.3%,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施,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725元,比1978年的131元增长4.5倍,年均增长14.1%,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6.9%,大部分农村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跨越 十年 人民生活 迈向 全面 小康 新中国 成立 XX 周年 城乡居民 收入 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