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好的故事》教学研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好的故事》教学研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好的故事(鲁迅)教学研读好的故事,作者鲁迅,创作于1925年,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入编小学语文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从文体角度看,散文诗作为散文的进一步精练和浓缩,它最大限度的省略了叙事的因素,其中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就更能凝聚和升华,所以亦更能够显示出浓郁的诗意和深沉的思索。将鲁迅的散文诗好的故事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太大,加之鲁迅的散文诗大都抒写极度灰暗的心绪,以致鲁迅本人都不希望年轻人读自己的这类作品。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谈谈此文写法上的一个鲜明特点如何妙用对比写法,供大家参考。1 .错位对比:题目“好的故事”与全文“没有故事”的对比。“好的故事”是鲁迅
2、梦境中希望看到的故事,可是,全文主要写了梦境中家乡河边所见的两幅图景,或者只是两个片段,文中并没有写到与题目对应的故事?岂不文不对题!也有人因此批评鲁迅这篇文章的题目取得不好。这不是鲁迅构思的失误,也不是笔误,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目的在于通过题目与全文的错位对比,暗示美好的梦境过于短暂,而黑暗的现实则遥遥无期。梦境中“好的故事”还没来得及展开,便成了碎影;作者想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这个“他”,指的是“好的故事”的碎影),却已不能。暗示那时候的现实是多么令人悲哀和绝望。2 .明暗对比:“好的故事”与“坏的现实”的对比。这“好的故事”是鲁迅的理想、希望、期盼,它美丽、幽雅、有趣,故事里有许多
3、美的人和美的事,但只能在梦境中蒙胧看见。为什么?因为现实中根本不可能看到“好的故事”O作者明写梦境中“好的故事”,暗里与“坏的现实”形成对比。因此,想要读懂此文,想要理解鲁迅的内心,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那时的现实究竟“坏”到何种程度。鲁迅于1925年写此文。从1911年到1925年,中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尝试借鉴西方实施总统制,但短短14年间,总统竟然走马灯似地更换(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银、段琪瑞、张作霖等都做过短暂的总统),期间还经历了袁世凯称帝、军伐混战、孙中山北伐。动荡的社会现实,连百姓起码的安定生活都难以保障,更奢谈幸福感。像鲁迅这样忧国忧民的正直的知
4、识分子,也看不到国家复兴的前途和出路。这就是那时候的社会现实。鲁迅借梦境表达对“好的故事”的蒙胧向往和追求,其实就是用来对比衬托现实的黑暗,也表达作者内心的极度苦闷与彷徨。3 .表里对比:热闹的春节与孤寂的内心的对比本文的写作时间是正月初五,农历春节期间,鞭炮的繁响在四近,正是走亲访友的时节这是表面上可以听到看到想象到的过年的应有景象。可是,作者却独居一隅,昏沉的夜,烟草伴身,情绪低落懒散,索性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踝上这完全是一副与过年格格不入不应有的样子。这表面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分明感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压抑,以及对现实的厌倦乃至憎恶。其实,第一自
5、然段即便写的是春节,但氛围沉闷,色调灰暗,烘托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背景。4,虚实对比:原形画面与变形画面的对比“好的故事”里出现了两幅画面,一幅是鲁迅童年生活图景(第4自然段)坐小船经过山阴道时的所见;一幅是现在所见的故事(第6自然段)想象中的河中风景。同是描写山阴道上的美的景物,前后两幅图景,却又完全不同。童年生活图景,虽是回忆,却是实景,是没有变形的真实所见;现在家乡的画面,虽是当下,却是虚景,是想象后的变形呈现。通过两幅画面的虚实对比,鲁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表达了鲁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这点应该是明确的。这些我们可从其社戏故乡之类的小说中窥见一斑。可是,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鲁迅为
6、什么将童年山阴道上的所见当作“好的故事”呢?一旦深究下去,可以发现,原来也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对将来的迷茫。鲁迅在第6自然段里极力想象“现在”的“好的故事二可是,看到的都是水里面浮动的“大红花”“斑红花”,连“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二所有原先记忆中的美景都是彼此“交织”在一起,都是变形的,变幻的,都是看不清,道不明的,这也正是鲁迅内心踌躇苦闷彷徨的真实写照。现实乃至将来都难以看清楚“好的故事”,都不可能寄托美好的希望理想,那怎么办?鲁迅只能从童年的生活中寻找“好的故事”。鲁迅是思乡怀旧情结很重的人,加之现实环境的黑暗,让他无法轻松地、得过且过地面对一切,于是,不自觉地神游遥远的
7、故乡,为伤痕累累的心灵保留一块明亮温暖的净地。他写好的故事,也算是神游故土,只不过让心灵作了一次短暂的放飞。一实一虚两幅画面的对比,映射的是过去与现实。与其说这是鲁迅对过去的怀旧留恋,还不如说是对现实的不满失望。正如现在的我们总会常常念想儿时的满天星空和碧水蓝天,其实,要表达的却是对现实的批评和将来的期盼。5.对立对比:各种对立物象的对比第4自然段,写了许多物象,包括人和动植物,一共是十九种。这些物象应该都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但作者却是如数家珍,一件件信手拈来,而且完全用白描手法,不加修饰,凭生活实感,如实记录。这种写法看似随意而为,其实另有深意。单独看一种物象,都是极其平常朴素的,但是,
8、当这些物象组合起来时,却有着很不寻常的意味在其中。乌相是苍老的,新禾却是稚嫩的;新禾是人力种植的,野花却是自然生长的;野花竹子是植物,鸡狗则是家禽;丛树是郁郁葱葱的,枯树却是老态颓丧的;塔和伽蓝是佛教中的建筑,茅屋却是民间生活中的居所;村妇村女农夫是俗人,和尚则是僧侣。原来物与物,人与人之间都构成对比,甚至处于对立,但是,当这些彼此对立的诸影诸物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时,竟然一同荡漾,互相融和。即使不再融和,各自又都“复近于原形”。多种看似矛盾的元素凝聚,竟构成精致篇章,这岂不印证了万事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原理。读着想着,这难道不就是鲁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吗?这不就是彼此相安又互相包容和谐共处的
9、大同世界吗?这是不是鲁迅梦境中真正的“好的故事”呢?6.浓淡对比:语言节奏的对比课文开篇的语言平淡、平缓、平静,句式少变化,每句字数差不多,句与句连成的句群也较小。到了课文中段,从“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开始,语言陡然激荡起来,呈加速度展开,短到一两个字,多到几十个字,短句长句流动开来,各种不同的语言节奏错综出现。描写极生动,表现力极强,例如“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句子文白相间,流畅与凝重并现,既大力铺陈,又惜墨如金,这样的句子在文中随处可见。还有“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样的顶针句,一句跟一句,其情其景其节奏真如波浪的起伏,明显且优美。到文章结尾,语言复归平淡、平缓、平静,试读“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语调松弛下来,节奏缓和下来,恰好每句都是7个字,长短完全一致。好的故事这篇课文里还有一处细节,也值得咀嚼,那就是文中首尾两次出现的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的一本初学记。这虽只是写作过程中并不起眼的小道具,实际上暗示了作者此时既想逃避,又难以超然于国家命运之外的矛盾心情。既想藏身于故纸堆,又难于超然于对现实的忧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