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贝”的故事.docx
《识字3“贝”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3“贝”的故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3“贝”的故事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教学要求2 .了解汉字的演变,会讲“贝”的故事。3 .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及其字形、字义。4 .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重点难点1 .学会本课的生字。2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其字形、字义。3 .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读“甲、骨”等16个生字。2 .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其字形、字义。3 .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
2、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一一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又学会了用手势交流。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也容易忘记,所以,后来人们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汉字有许多奇妙的故事,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贝”的故事。二学习课文,感知内容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要求:本课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的,在朗读的时候,速度稍慢,要读
3、出故事性来。朗读指导:讲故事要力求吸引大家,在读的时候,速度不宜过快,要读出一种神奇的语气来,使读者听起来感到有趣。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师点评。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出示贝壳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的样子。生1:颜色很美丽。生2:贝壳看上去很坚硬。师:古人看到了贝壳之后,怎么把它记下来呢?有谁可以猜一猜。生:把它画下来。师:最初的“贝”字就是画成两扇壳张开的样子。2.古时候,贝壳在人们眼中是怎样的?生:人们很喜欢它们,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师:为什么喜欢它们?生:因为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师:除此之外,贝壳还有什么特点?生: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师:因为贝壳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识字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