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诗》与孟浩然诗歌.docx
《论《毛诗》与孟浩然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毛诗》与孟浩然诗歌.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毛诗与孟浩然诗歌殷瑶河岳英灵集评孟浩然的诗歌具有“半遵雅调”的特征。所谓“雅调的文化内涵即来自儒家经学,尤其与毛诗及其经学阐释直接相关。研究这个问题,既可以把学界对儒家文化影响孟浩然诗歌的认识,落实到一部具体经学经典与孟诗的关系层次,也可以揭示所谓盛唐田园山水诗与毛诗经学阐释的深度联系,发现盛唐田园山水诗又一文化渊源,更可以解读孟诗比兴象征艺术与毛诗经学阐释之间的关系。一、孟浩然与毛诗语境语境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语言文化纽带和社会活动的人文生态环境,诗人的社会角色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等都受到其生存语境的影响制约。盛唐的毛诗语境是经学语境的重要分支,而且与盛唐诗关系至为紧密。孟浩然的诗与毛诗
2、语境的关系,至今没有得到认真的梳理研究。其实孟浩然与那个时代的毛诗语境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首先,唐代的科举制度、政策是毛诗等经学语境形成的审要原因。孟浩然开元十六年之前即四十岁参加进士考试之前,唐王朝有关教育、科举的诏令、上疏文献中,屡屡可见官方加强毛诗等经学著作经义教育、考试的要求。如太极元年,唐玄宗针对太子行释奠礼的诏令中指出“问礼言诗,惟以篇章为主”的偏颇,必须纠正。又如开元五年,唐玄宗对明经、进士考试下诏,把精通经学义疏者提到重学尊儒、兴贤造土、美风俗成教化而弘扬先王大业的高度来加以褒奖。由上可见,唐朝统治阶层的治国方略需要经学语境来支撑和运行,经学便成为仕进
3、者们所必备的人格修养和德政知识储备。其次,毛诗教育是唐代毛诗经学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孟浩然早年的毛诗教育,其书怀遗京邑故人中说得很明白:“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绍末躬。昼夜常自强,辞献颇亦工”,所谓“趋庭”,指论语季氏中孔子教育儿子鲤学诗礼的典故。实际上孔子时代的诗指诗三百和孔子的阐释,而孟浩然时代的诗却指毛诗及其经学阐释,也就是诗序传笺疏所构成的经学阐释系统。在今存的孟浩然文献中,其念尔习诗礼(送莫氏外生兼诸昆李从马入西军)、“诗书孔氏门”(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中的诗,皆指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其襄阳公宅饮“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中描述的就是诗人与襄阳公纵论毛诗六
4、义”的夸张情景,若非具有良好的毛诗教育水平和共同的语境,诗人就不可能兴会淋漓地夸耀自己对毛诗“六义”的精通,也不会描绘自己潇洒谈论的情景。最后,社交圈子也是孟浩然与毛诗语境之间的载体。许多与孟浩然交往的同时代人诸如王维、崔国辅、张九龄、韩朝宗等,都有进士科举的经学背景,他们的创作中充满毛诗及其经学阐释意义的运用现象,这种人文环境所构成的毛诗语境,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制约着人们社交的表达甚而抒情言志的表达。例如,张子容是与孟浩然过从甚密的人物,诗篇唱答较多。张子容为开元元年进土,现存其进士应考作品长安早春诗中的“鸿渐看无数,莺声听欲频”,后句即采用小雅伐木的经学阐释意义。张子容诗正是处于进士科举场的
5、当下环境,融会小雅伐木的经学阐释意义来构成诗歌意象,以抒写科举仕进的氛围,表达欲仕进的志向。孟浩然送张子容赴举“茂林余偃息,乔木尔翻飞。无使谷风消,须令友道存”,其中的“乔木尔翻飞正跟张子容长安早春诗“莺声听欲频”同出小雅伐木的经学阐释意义;而孟诗的后两句则是直用小雅谷风的序意:“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只不过把序义的刺意转化为对朋友的劝慰和期待罢了。综上所述,孟浩然的教育背景、科举背景以及社交环境等都与毛诗语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在这个时代的语境中,孟浩然的诗歌创作无论其内容或艺术都不能不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毛诗与孟浩然诗的人伦情怀抒写毛诗经学阐释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是施
6、行王政教化,王政教化本质上是以德治国的文化统治方式,这种方式的终极目的是按照儡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来阐释和建构一个稳定有序的理想宗法社会。毛诗的经学阐释按照儒家伦理道德的标准和封建政治的需要,对社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之间的政治人伦关系进行讽谏、美颂、教化和规范,从而齐正天下。在毛诗语境中,唐代诗人抒写人伦情志的作品不能不受其或多或少的影响制约,孟浩然亦莫能外。首先,孟浩然抒写兄弟之间情志的不少作品采用了小雅常棣的话语来构建自己的诗歌意象。例如其洗然弟竹亭“俱怀鸿鹄志,共有鹘鹑心”,出自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孔颖达疏日广以喻兄弟既在急难而相救,亦不能自舍,亦天之性。
7、孟浩然诗句整合了毛诗经学阐释的意义,在全诗意境中传达出兄弟二人共同具有的鸿鹄大志以及逸气清风,从而抒写了兄弟二人所默契的清高人格。其送莫氏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中的“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鹘钩,下句则化用毛诗经学阐释义,表达了诗人愿以兄长之心伴随并佑助莫氏甥兼诸昆弟从军万里,施展鸿鹄壮志,战胜急难的良好祝愿。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小雅常棣“鹊鹑在原,兄弟急难”及其相关经学阐释意义被诗人浓缩在“鹘鹑一词中,而“鹃鸽”作为意象被整合在诗人诗歌中时,却随着诗歌自身语境的变化而释放出有所差异的意义来,尽管其“兄弟1的基本人伦意义不变。其次,孟浩然有不少寄送朋友的诗歌,这些作品表达了诗人深挚的朋友情感,而其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诗 浩然 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