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运行模式与司法应对——基于139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docx
《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运行模式与司法应对——基于139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运行模式与司法应对——基于139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运行模式与司法应对一一基于139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作者:刘文涛(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李雪松(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发布日期:2024.02.26内容摘要:如何应对虚拟货币洗钱犯罪是近年来困扰司法机关的难题。本文以助力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解决为目的,将虚拟货币定义、种类、特征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剖解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犯罪模式,总结目前我国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症结在于虚拟货币立法尚付阙如、证据链形成受阻与司法审查疑难,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司法应对方式是补足刑事立法、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司法审查与落实配套措施。关键词:虚拟货币洗钱犯罪区块链司法应对引言区块链技术
2、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因其难以篡改、去信任化、去中心化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司法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链上司法平台搭建、区块链存证保全等司法领域革新提高了司法效率,引领了智慧司法建设的热潮。但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匿名性、去信任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也带来了巨大的犯罪风险,为金融治理、司法应对带来了重大挑战。S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架构的虚拟货币成为了洗钱犯罪的重要工具,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犯罪行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本文探讨的洗钱犯罪,指的是通俗语境下广义的洗钱犯罪行为,即不限缩于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所规定的洗钱罪行为类型,还包括为所有类型犯罪掩
3、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与传统的洗钱犯罪不同,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洗钱犯罪基于区块链技术而具有隐蔽性与技术性,在证据的收集、调取与司法认定上相较于传统洗钱犯罪更加困难。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对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运行模式以及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审查方法进行讨论,以便于法律从业人员能够以法律与科技复合的视角认知虚拟货币,从而助力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解决。本文选择威科先行数据库为裁判文书来源,选取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发布之后,即以2021年9月15日为起点,截止至2023年7月15日,以刑事”为分类事项,以“虚拟货币”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为做到全面检索、避免遗漏案例,
4、又以“数字货币”、“比特币”、“泰达币”、USDT等近义词、常见数字货币名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剔除无效案例与重复案例后,保留与洗钱犯罪有关的裁判文书共计139例。本文通过厘定虚拟货币的概念与特征,在梳理139份裁判文书的基础上,结合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运作模式,综合分析我国刑事司法对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审查认定难点,意在探讨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应对,以期为我国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治理提供智识参考。一、虚拟货币的概念厘定与特征(一)虚拟货币的概念探讨虚拟货币洗钱犯罪,首先应当对虚拟货币的概念进行界定。在通俗语境中,广义的虚拟货币可泛指游戏币、数字货币、加密货币等多种虚拟货币。而在国内国外的相关文件中,
5、虚拟货币的语义则相对狭小。欧洲中央银行在2013年发布的虚拟货币方案将虚拟货币定义为受开发者控制,在特定场景中使用的数字货币,2015年的虚拟货币方案认为虚拟货币不具备货币的经济学形式,不具有货币的法定地位;根据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在2014年、2018年、2021年发布的相关文件,虚拟货币不具备法定地位的数字化价值表达,具有转移与交易的功能,可用于支付、投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下文称通知)认为虚拟货币的特征是:不具备法定地位、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类似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存在。综合上述文件,本文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不具
6、备法定地位,以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类似技术为底层架构,具备支付、转移功能的数字化表达。(二)虚拟货币的种类虚拟货币最初指游戏币等虚拟财产,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进入3.0时代,各种虚拟货币也顺应技术发展、实践需要而层出不穷,如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各国也陆续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多样的虚拟货币不尽然是虚拟货币洗钱犯罪所需,故需对虚拟货币的种类予以区分,厘定本文研究的虚拟货币。1 .非转换式虚拟货币与转换式虚拟货币以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为分界点,虚拟货币可以被分为非转换式虚拟货币与转换式虚拟货币。在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前,虚拟货币是指Q币、游戏币等只能在特定场景内使用,无法直接在场景外主体之间实现
7、转移的货币,这类货币被称为非转换式货币。在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后,诞生了诸如比特币、以太币等基于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架构的虚拟货币,这类虚拟货币被称为转换式虚拟货币,它可以在不同场景、不同用户间进行转移,与其他虚拟货币、法定货币进行兑换,此类虚拟货币是当前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主要工具。本文所探讨的虚拟货币,限于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架构的非转换式虚拟货币。2 .中心化虚拟货币与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根据虚拟货币是否拥有国家或地区发行机构的信用作为担保,虚拟货币可分为中心化虚拟货币与去中心化虚拟货币。中心化虚拟货币拥有国家或地区信用作为担保,通常被称为法定数字货币,我国正在进行试点的数字人民币即属于此类;去中心化
8、虚拟货币通常由私人主体发布,没有国家或地区的信用作为担保,其信任基础来自于区块链技术,此类虚拟货币不具备法定的货币地位,但具有支付、结算功能,通常被用于洗钱犯罪当中。本文所探讨的虚拟货币,以去中心化虚拟货币为限。3 .稳定币与非稳定币根据虚拟货币的币值是否稳定,虚拟货币可以被分为稳定币与非稳定币。稳定币拥有固定的资产储备予以支持,币值较为稳定。稳定币的典型代表为泰达币,泰达币有美金作为资产储备,币值与美元锚定,一泰达币=一美元,因而被众多犯罪集团青睐,逐渐成为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最常见币种。非稳定币则没有固定的资产储备作为支撑,仅以技术支撑作为信任基础,因而一般价格波动较大。非稳定币的典型代表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虚拟 货币 洗钱 犯罪 运行 模式 司法 应对 基于 139 裁判 文书 实证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