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资料所见秦汉奴婢的逃亡犯罪.docx
《简牍资料所见秦汉奴婢的逃亡犯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牍资料所见秦汉奴婢的逃亡犯罪.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简牍朗所见秦飒I蝴逃UEO秦汉奴婢逃亡数量较多。从简牍资料看来,为了增加控制的户口和劳动力数量,秦汉政府对奴婢逃亡的惩罚并不严厉,几乎和庶民逃亡等同。秦汉政府对奴婢逃亡的打击力度,根据时间、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西汉前期由于休养生息政策和黄老无为思想影响,政府对逃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大。从地域而言,政府对边境地区奴婢逃亡的打击力度普遍要有于其他地区。秦汉:奴婢:逃亡罪逃亡现象在秦汉时期较为常见。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就有专门的“亡日”“亡者”的记载:“亡日:正月七日,二月旬,三月旬一日,四月八日,五月旬六日,六月二旬,七月九日,八月旬八日,九月二旬七日,十月旬,十一月旬,十二月二旬(一四九),
2、凡以此往亡必得,不得必死(一五O)。亡者:正月七日,二月旬四日,三月二日,四月八日,五月旬六日,六月二旬四日,七月九日,八月旬八日,九月二旬七日,(一五一)二旬,凡是往亡必得,不得必死(一五二)。”225“开日,亡者,不得。请谒,得。言盗,得(二四正贰)。亡者,得,不得必死。”“亡者,不得。”128-36放马滩秦简日书中,有20枚简牍讲述了“22种亡者逃离方向、性别、长相以及吉凶、能否被抓获等内容213,其格式与睡虎地秦简类似:“除口,逃亡,不得。“执日,不可行。行远,必执而于公。开日,逃亡,不得。260放马滩秦简还特别规定了奴隶逃亡的日子:“四月建巳除午盈未平申定酉执戌彼亥危子成丑收寅开卯闭
3、辰谓罔隶之日.”网1罔通亡实际上这是占卜奴隶逃亡的日子。对逃亡的占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此时逃亡现象的普遍。张家山汉简中有单独的亡律,表明逃亡犯罪是汉代严厉打击的犯罪之一。就逃亡犯罪的犯罪主体而言,主要是非法脱离户籍管辖的吏民、私自脱离主人的奴婢.、脱逃的刑徒和隐匿逃亡者4153。实际上,逃亡犯罪分为两种:第种是原本无罪,因逃亡而触犯法律,处秦汉逃亡犯罪的主要部分,秦汉法律对其惩罚相对较轻;第二种是罪犯为逃避惩罚而逃亡,这在秦汉逃亡犯罪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秦汉法律对其严厉打击。5本文主要讨论第一种类型的逃亡犯罪,暨无罪者因逃亡而犯罪。一、奴婢的户籍问题与逃亡从逃亡犯罪主体而言,私自脱离主人的奴婢、
4、非法脱离户籍管辖的吏民都是逃亡。文献记载大多将非法脱离户籍管辖的吏民称为“亡命”。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司马贞索隐:“晋灼臼:命者,名也。谓脱名籍而逃。崔浩曰:亡,无也。命,名也.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为亡命。6卷89前四史中有不少“亡命”的记载,却少见对“亡命的惩罚。只有后汉书收录了不少将“亡命”减为“赎刑”的诏令。后汉书明帝纪: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死罪入绿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其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亡命者令赎罪各有差。7卷2后汉书章帝纪:“皆减本罪各一等,输司寇作。亡命赎:死罪入缴二十匹。系闪鬼薪、白粲以上,皆减本罪-等,输司寇作。亡命者赎,各
5、有差。”(7卷3与吏民不同,秦汉奴婢没有独立户籍。从秦汉简牍资料看,虽然有些奴婢在户籍上登记,走马楼吴简中甚至出现了户下奴户下婢”的称呼,但奴婢只是附于主人户籍下,本身没有独立户籍。参见张荣强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载汉唐箱帐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36页;黎明钊里耶秦简:户籍档案的探讨,载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陈黎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文霞试论秦汉简牍中奴婢的户籍问题,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等。户下奴婢的出现,更清楚地说明了奴婢的附属身份,也鲜明地体现了主人对奴婢的所有权。从简牍中奴婢逃亡所受惩罚来看,多
6、见“畀主”两字,实际把惩罚权交给了家长,因此,法律承认并保护主人对奴婢的所有权。在中国古代社会,拥有独立户籍意味着承担国家赋役,因此,国家不断强化以名籍管理为内容的居民管制手段,保障足够的赋役来源。秦汉人口税负担较重。而私人奴婢的人头税重于庶民。汉书惠帝纪六年注引汉律:“算百二十钱,唯贾人与奴婢倍算。”8卷2即为了抑商和限制蓄奴,商人与奴婢的算赋比常人加1倍。新葬时为限制私人占有奴婢,曾令上公以下要为其占有的奴婢每口出钱三千六百,为常人的30倍。尽管不少时期政府采取高额税收的方法来控制奴婢数量,但秦汉个体家庭占有奴婢依然很普遍。秦汉徭役、兵役大都以户为单位摊派,由于奴婢没有独立户籍,大多以附属
7、身份附于主人户籍上,虽然奴婢可能作为家庭成员承担徭役和兵役,或者代替主人服役,但法律上奴婢却无徭役兵役的义务。因此,秦汉时期不少将奴婢免为庶人的诏令,多少包含有增加国家赋役来源的意味。从这个角度而言,奴婢从1私家”逃亡,成为1公家”的庶民,对国家而言并非坏事。因此,奴婢逃亡并非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简牍资料可以更鲜明地反映这一点。二、秦简中的奴婢逃亡秦简对逃亡的规定有两种:一是亡,一是捕亡。秦简对奴婢逃亡的规定不多,睡虎地秦简金布律规定:“隶臣妾之老及小不能自衣者,如舂衣,亡,不仁其主及官者,衣如隶臣妾。”9222此简后半条似是对奴婢逃亡及“不仁其主及官者”的规定,不能体现奴婢逃亡所受惩罚。但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牍 资料 秦汉 奴婢 逃亡 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