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我看》教学设计.docx
《第6课《我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我看》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我看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的内容,是一首现代诗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现代诗歌,这首诗歌的主题是生命和爱情,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2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代诗歌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情感,但是对于这首诗歌,由于其主题和语言的深刻性,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二、语文核心素养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朗读和品味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分析和探究诗歌
2、的意象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了解穆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欣赏诗歌中所表达的生命和爱情的主题,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主题,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生命和爱情的美好。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我”的形象和情感,以及“我看”的含义和作用。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情感。2 .分析法: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主题,让学生探究诗歌的内涵和情感。3 .讨论
3、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4 .欣赏法:通过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季节?”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对四季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我看。2 .作者简介:介绍穆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穆旦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穆旦(1918年一1977年),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9年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调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1977年2月26日病逝。主要
4、作品有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我看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抗战的炮火声在中国大地上轰鸣,诗人“看着北方”,忧思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歌。在诗中,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的赞美,表达了对民族苦难的忧思和对祖国未来的希望。3 .朗读诗歌:让学生大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4 .分析诗歌:从诗歌的结构、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从诗歌的结构、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我看这首诗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这首诗分为两节,每节四行,结构简洁明了。第一节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
5、,第二节则由自然转入人事,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2 .语言: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修辞和复杂的句式。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民族苦难的忧思。3 .意象: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多个意象,如“向晚的春风”“丰润的绿草”“展翅的飞鸟”“如醉的繁花”等,这些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4 .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民族苦难的忧思。作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民族苦难的忧思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5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自然主义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看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