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传奇《再生缘》作者吴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传奇《再生缘》作者吴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阖埼屋清代传奇戏曲再生缘又名楚江情,作者署名“槐庭后觉、槐庭。此人的真实身份、籍贯、生平经历等信息一直不详,实则均可考知。此人名为吴,生活在清代康乾年间,除再生缘外尚有诗集甑馀集传世。考察他的生平与创作,还可确认七子圆传奇的作者为普寅。再生缘;甑馀集;七子圆;作者:吴清代传奇戏曲再生缘又名楚江情,作者署名“槐庭后觉”(乂署“槐庭”)。此“槐庭后觉”究竟为何人,学界一直未有确考,如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云:“再生缘:清末槐庭撰。又名楚江情o写祁江周扶九、章若楫与二女子再世姻缘故事。有吴梅旧藏本,今未见。”1中国曲学大辞典云:“再生缘:一名楚江情。槐庭(退耕老农)作。有吴梅旧藏清初刊本,今存佚不详。
2、写祁江周扶九、章若楫与二女再生姻缘事。按此剧作于康熙十年(1672),作者有诗注云:近日秦声,颇中时好。昆伶佳者,反致寥寥,不胜今昔之感。2其实,槐庭”本名吴巽廿,字芳洲,生活在清代康乾年间,除再生缘外还著有诗集版馀集。再生缘现有国家图书馆藏本,原书为清刻本,吴梅原藏,共四册,分上下两卷共三十六出。卷首有“槐庭杂组”、“凤羽堂藏板等字样;序文篇,末署丁巳秋金坛于振书于京邸之受绿轩”;七则凡例,末署槐庭管测”;还收有八首诗,诗尾自注:“再生缘院本乃壬子昔年所作,因同人促付教演,固匆匆撰就,未遑计及工拙,越今十余年。偶尔翻阅,见剧中不无潦草批缪处,因复细加更窜。校竣,漫弁八绝于首。槐庭自识。”乂有
3、如下题识:“再生缘,亦名楚江情。槐庭后觉编撰,同学诸子参订。”此剧叙写扬州人周屏前世抛弃青楼女子霍鸾音,今生入赘镇远府知府季清家中,在新婚之夜遭霍鸾音鬼魂索命身死。周屏同学章汉和湘江女子徐秋英也在同时因病死去,三人的鬼魂在地府相遇。地府城隍恰好是章1凡表兄,他打通关节将三人放还阳世,又使霍鸾音转世为湘江女子毛鸾琴。后几经周折,最终在僧人碧峰的帮助下,周屏与毛鸾琴、章武与徐秋英分别成婚,结成“再生缘”。该剧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安排在湘江一带,霍鸾音、徐秋英乂都是湘江人,因此又名楚江情。这是部据当时现实事件创作的戏曲,末出尾声云:“中山毛颖原虚妄,但此剧真鹰相参非尽谎,试学那狡脍麻姑演戏场。”袁枚
4、子不语卷十五的吴髯故事也系据该事件敷写而成:扬州吴辑行九,盐贾子也。年二十,将往广东某藩司署中赘娶。舟至滕王阁下,白昼见一女与公差来舟中,云:“寻君三世,今日得见面矣,”吴髯茫然不知所来。家人知为冤鬼,日以苕帝打其见处,无益也。从此,吴髯言语与平时迥异。由江西以及广东,二鬼皆不去。入赘之日,女鬼忽入洞房,索其坐位,与新人争上下,惟新人与吴喜闻其声,云我本汉阳孀妇,与吴狎昵,遂订婚姻。以所蓄万金与至苏州买屋,开张布字号,订明月日来汉阳迎娶。不意吴挟金去,五年竟无消息。我因自经死今日婚姻之事,我不能阻,但须同享荣华”等语。新人大骇,白之藩台,不得己,竞虚其位待之,始得安然。鬼差口索杯箸求食,乃另设
5、席相待。阅一月,吴髯告归,买舟回扬。鬼亦需索甚迫,欲BS其舆以登舟。扬州士人,早知其事而不信,于吴辑抵扬之日,填街塞巷,以待其归。见其四舆入城,前果二空舆,肩舆者亦觉其若有人坐。一时好事者,作再生缘传奇。3这则故事与再生缘情节大体相同,且文中提到“一时好事者,作再生缘传奇”,看来袁枚很可能读过这本再生缘,但也并不知道它的作者究竟是谁,因此仅以“一时好事者称之。关于该剧作者“槐庭后觉”的真实身份问题,郑志良先生在姜任修与(再生缘传奇文中从再生缘中“金坛于振”所作序文入手,考得“槐庭后觉又号退耕老农”,著有诗集甑馀集。4390-397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认为舐馀集作者“退耕老农”是清代如皋文人
6、姜任修,郑先生遂据此将1槐庭后觉”定为姜任修。然此说实误,瓶馀集与再生缘虽确实皆为“槐庭后觉”所作,但他并不是姜任修。瓶馀集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退耕老农”撰,清刻本,共三册一函,其中甑馀集两册,甑馀续集一册,系不分卷之诗集,共收诗三百余首。集中有两篇序文,第一篇末署“丁巳闰重阳良常于振拜序”,第二篇末署“雍正岁次癸丑孟冬上浣同学弟景考祥顿首拜撰,两篇序文均称呼作者为“退耕”,于振所作序文末有“于时退耕将赴沈阳任官郎故云”之语,可知“退耕老农乂号退耕,曾在沈阳担任官职。上文提到再生缘中收有八首诗,这些诗也见于瓶馀集中,文字相同,题目改作再生缘)院本壬子昔年所作距壬戌复加改窜校竣漫弁八绝于首,
7、原诗并序如下:芥园乐府玉茗词, 得失文章只自知, 壮心欲耗耗难捐, 涤器临邛亦可伤, 白纪红牙宴秘园,描得香名顾曲推。三部覆瓶太元疑。兰腕花间浪结缘。 谁怜名士恕琉狂。弹指顷痛无存。漫道儒生重经学, 不如奇字人争学, 遮莫乐游园上过, 自知不似金台客, 桃花扇底长生殿,雕虫末技亦堪师, 尚博侯生酒IL 阿谁浇酒吊屯田, 抛却名场恋戏场. 剩得声容入梦魂.(原注:秘园,外舅宅也。家伶演桃花扇、长生殿二剧最工,今不可睹矣)龟年已老善才亡,击缶歌呜近擅场。纵有冤裳任沦落,不将法曲按宫商。(原注:近日秦声大行,昆伶佳者绝少。一时爱尚如此,不胜今昔之慨休忆春风得意驰,看花已过少年时。秋声渐至梧桐院,不禁
8、寒眠泣露枝。朝舒篱槿夕辞荣,始信寒葩待晚成。解得竿头赠形影,何妨偶尔赋闲情。可见,再生缘与瓶馀集确屈同一人所作,“槐庭后觉”即“退耕老农二瓶馀集的作者,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认为是清代如皋文人姜任修:“(姜任修)生于康熙十五年(1676),卒于乾隆十六年(1751)。原名耕,字自芸,晚号退耕,江苏如皋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授直隶清苑知县。瓶余集一卷,续集一卷,署退耕老农,雍正十一年刻,北京大学图书馆藏。E5姜任修“晚号退耕”,确实很容易被认为是“退耕老农”,但二者实际并非一人。姜任修,清代江苏如皋白蒲镇人,著有白蒲子诗编0嘉庆如皋县志、姚鹏春白蒲镇志、阮元淮海英灵集等多种文献中均有其传记,清人
9、汪之所编东皋诗存中也收有其诗。白蒲子诗编有国家图书馆藏本。经笔者检对,白蒲子诗编、东皋诗存中所收姜任修诗与瓶馀集中的诗没有一首是重复的,如果甑馀集的作者真的是姜任修,这种情况无疑是不正常的。另外,二者的仕宦经历也不同。姜任修的仕宦经历大致如下:姜任修,原名耕,字自芸,晚号退耕,如皋白蒲镇人。康熙庚子举京兆试,易名任修。辛丑捷南宫第三,授翰林院庶吉士,癸卯散馆,一等。时重守令亲民之官,特简知清苑县。任事凡五月,卒以刚直罢归。”6他的宦途比较短暂,仅担任过河北清苑县知县一职。据其所作甲辰仲春奉命出宰留赠同馆知旧诗,可知他出任清苑知县是在雍正甲辰二年(1724)仲春。7而瓶馀集中末署“雍正岁次癸丑孟
10、冬上浣同学弟景考祥顿首拜撰”的序文却这样说:“予与退耕比部十年前京邸过泛,论心写抱,酒阑烛跋,各极平生。归CO以来,萍踪寝合,齐得丧,化町畦。”景考祥,字履斋,康熙五十二年癸已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景序中称龈馀集的作者为“退耕比部”,“比部”在清代是对刑部官员的称呼,而姜任修未尝在刑部任职,“退耕比部”若指姜任修,无疑不合情理。甑馀集中有归舟行长诗一首,诗末自注云:昭阳单於观月自京邸挈累返里,舟行经阅,心目所感触,偶尔有得,笔之于楮,荏苒遂成长句。次钟吾,追忆刘项事,酒酣耳热间出一二管窥之言,虽属老生常谈,要之不失于正,览者幸勿诃为妄庸。退耕偶笔。作者自述在“昭阳单於观月”(即雍正癸卯元年八月
11、)自京邸挈累返里,结合景考祥雍正癸丑年(即雍正十一年)所作序中十年前京邸过泛归田以来,萍踪寝合,齐得丧,化町畦”之语,可推知此人系于雍正元年去官还乡,而姜任修此时尚在京师等待授职,次年还出任清苑知县,与此矛盾。综上,甑馀集的作者“退耕老农”并非要任修,而是另有其人,要考察其真实身份还要从甑馀集本身着手。在瓶馀集中有一组咏剧诗,从中可知作者除著有再生缘传奇外,还曾改编汤显祖南柯梦记传奇,原诗如下:南柯梦院本自太仓和国开演后,丛林失传,后之潦倒乐工畏难,束之高阁。予自辛亥岁值悼亡之威,端忧勘欢,爰取原改二本僭行删订,授伶习演,未几辄辍,因蚁穴诸人有一二鸟兽散也。癸亥岁杪,家从子霖轩索予改本,授彼家
12、伶,重温旧面,当筵合奏,不无人间天上之思。回忆昔年歌扇舞裙烟消云逝,只余门巷凄清、夕阳人睁,第不知淳于生甚年梦觉耳。玉茗新声久绝传,回思红豆记当年。清狂白傅钟情甚,瞩取微之教李娟。春光一曲按凉州,羯鼓声喧桎未休。惭愧八姨酬供奉,金钱亿万作缠头。殷勤为授李龟年,重演霓裳法曲全。何意槐庭湛醉客,又携杯酒吊临川。可知,“退耕老农”族中蓄有家伶,曾演出他据汤显祖原作改编的南柯梦传奇,改定的时间是雍正辛亥九年(1731)左右。这为考察其真实身份提供了新线索。瓶馀集中另有组咏物诗,题名香溪太史新构楼成颜曰五观作诗自识简予索和次韵答之。“香溪太史系清代诗人程梦星,字伍桥,号香溪,康熙壬辰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13、,长期居住于扬州,著有今有堂集.这组咏物诗的原唱也见于今有堂集中,诗题为五配楼咏五首。笔者在程梦星的今有堂集中另找到了组诗,题为题吴芳洲郎中小照三首,从这组诗中可以初步确定再生缘作者的身份,移录如下:山翠重审印碧漪,兼藻吹月放船迟。红灯羞影歌声颤,不似青山送客时。争羡郎官应列星,鹊飞蚁伏漫关心。南柯罢郡瑶台远,英向槐花梦里寻。(原注:尝订南柯梦记,家优剧演最工,因自号槐庭主人)九转如珠登未休,白头还忆少年游。挑灯记豆真无误,君解言愁我亦愁。8程诗中咏赞的这位1吴芳洲1自号槐庭主人”,改订过南柯梦传奇,乂曾付家中优伶演出,这些都与“退耕老农”(“槐庭后觉”)的生平信息相符,可以确定他就是“吴芳洲
14、:鉴于古人通常不会在诗文中对友人直呼其名,“芳洲”应是他的字号。程梦星称他为“郎中,景考祥又称其“退耕比部”,可知吴芳洲”可能担任过刑部郎中一职。关于“吴芳洲”的具体姓名,笔者在阮元广陵诗事中找到如下记述:黄北诧交游极广,每一友没,则录其诗句,为黄坤集。自叙云:“故友云亡,新诗犹在;感生存之片语,剩白首之老人。若不急为流传,恐至遂成泯没。丰干饶舌,请易当年旧雨之名(自注云:原名旧雨集,闻野蚕上人言改之);中散有知,定增此日黄始之恸。”所载扬州人凡八十七,今录其小序云:b吴,字芳洲,江都人,盛京刑部郎中,著覆瓶集。9几毂乡思入梦劳,此身如系首频搔。微名自笑如鸡肋,冷署人疑似马曹。帝许疏惭归献献,
15、天怜樗散老蓬蒿。难甘纸尾随人署,故忆菊第效老警。诗题中的甲午年即是康熙甲午五十三年,与奏折中“康熙五十三年因病告假回籍”的自述正符。上引瓶馀集的于振序作于“丁巳年即乾隆丁巳二年,序尾说“于时退耕将赴沈阳任官郎故云”,与奏折中所叙乾隆二年得改补盛京刑部郎中之事也正符合。事实至此已很清楚,再生缘的作者“槐庭后觉(槐庭)和瓶馀集的作者“退耕老农”(“退耕”)可以确定即是清代文人吴。林鸦杨马火城开,闾阖千官剑履回。欲识满门簪笏美,须知端自柏舟来。门群从尽华簪,湛露恩有似沸深。自幸乞身归陇亩,艇棱犹自梦魂临。从诗中“满门簪笏美”、“一门群从尽华簪”等语,足见这一家族中得享禄位之人不在少数。清代徽州歙县曾有一个极为繁盛的丰南吴氏家族,族中名人辈出,后代多有迁居江浙一代者。扬州画舫录对该家族有如下描述:“吴氏为徽州望族,分居西溪南、南溪南、长林桥、北岸岩镇诸村。其寓居扬州者,即以所居之村为派。”15这一家族的成员及历史今见于丰南志中,其中虽然没有关于吴的直接记载,但通过考察可知,吴正是此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