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误差分析.docx
《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误差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误差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图2r =(U1-U2)Z(I2-I1)(2)方法川:等效电源法r-z-l图5电学实验专题分析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裔二物理徂车新涛教材中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是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实验器材完成的.而200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物理考试大纲将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改为“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虽然只删减几个字,但这预示高考中该实验的方法不再拘泥于课本,要创新、要多样化.这对我们的能力要求将更高.一、伏安法(U-A法)这是课本上提供的常规方法。根本原理是利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即U=E1,测出路端电压及电路中的总电流,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图如图1所示,
2、实验根本器材为电压表和电流表.改变不同的R值,即可测出两组不同的U和I的数据,有E=Ul+/E=Uz+由式得:E=(721-712)(72-zl)r=(1-2)(2-1)多测几组U、I数据,分别求出每组测量数据对应的E,r值,最后求出平均值.还可以用图象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由U=E-Ir知,对于确定的电池,E,r为定值,U是r的一次函数,IJ与I的对应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由于实际实验中数据采集范围的限制以及作图的标准,使得这个实验的U-I图线的纵轴起点一般并不是零.它既不符合作图要求,又难找出图线与横轴的关系.一般说来纵轴的起点要视电压的实验值(最小值)而定,但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
3、电流了.常在这里设考点,值得引起注意.这样来就不能从图线上得到短路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从图线上任取两点A、B,利用A、B两点的数值求得图线的斜率以获得电源电阻r的值.如图2所示.r的数值应是r=必乜)/(-)当然,也可以是7*=(Ua-UO)其中5是纵轴的起点值,I。是此时横轴的极距.注意.这里的Io并不是短路电流Ifil伏安法测E、r的方法有安培表内接法和安培表外接法.由于安培表和伏特表有内阻,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出的E、r势必存在误差.(1)安培表的内接法误差分析:方法I:表达式分析法-t安培表内接法(见图3),令电池的电动L亏3一(7)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分别为E、/.真实JK值
4、分别为E、r.假设不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匚一图3响,列出如下方程:联立两式解得:ea2ui-iu2)a2-l)(1)假设设伏特表内阻为RV,考虑伏特表的分流影响,列如下方程:联立两式解得:E=(I2U1-I1U2)Z2-1+(U2-Ul)/Rv1(3)=(Ui-U2)l2-Il+(U2-Ui)Rv(4)将上述结果的(1)、(3)联立,并将(3)的分子、分母同除以1,解得:E=E(-r/Rv)(5)将上述结果的(2)(4)联立,并将(4)的分子、分母同除以A-4,解得:lr=lr-1/R、,(6)由(5)知,HEVllE,即EE,说明电动势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由(6)知lr,,说明内阻的测量值小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源 电动势 内阻 误差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