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2.docx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2.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习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响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1 .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具
2、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那么证明装置不漏气。注意:假设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2 .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参加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参加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
3、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3 .图3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参加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说明装置不漏气。4 .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锦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那么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一、使装置密封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
4、再有气体交换。密封的方式有多种,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二、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的体积这步的实验原理为物理学的克拉柏龙方程。首先我们要考虑体积与温度、压强、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改变体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其次还要考虑实验条件发生变化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从而思维方式做及时的转变。三、观察气液交界处的变化,然后作出气密性好坏的判断下面用三道例题来加以解释在不同情况下检验装置气密性的不同方法。例1.检验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按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步骤,首先将该装置的管口用水封;第二,对于类似于大试管的体积比拟小、器壁比拟薄的仪器(如圆底烧瓶、锥型瓶等),都可采用最简单的改变体积的方法,即用手捂或用酒精
5、灯微热的升温方法。第三,观察气液交界处有无气泡冒出,如果有,那么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例2.用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假设翻开弹簧夹,那么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响,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假设关闭弹簧夹,那么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响自行停止。需要时再翻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答复以下问题:(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2)这种制气装置在参加反响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首先根据题意分析,该装置是一个简易的启普发生器装置,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查 装置 气密性 方法 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