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作业3:碱和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校本作业3:碱和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作业3:碱和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 .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B.氢氧化铁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稀盐酸能够使酚酷溶液变红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2 .氢氧化钠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SC)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B.CSe)H溶液能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C.CSoH溶液能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D.CSC)H溶液能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3.1839年虎门销烟采用的方法是:在海边挖池,放入烟土,引入海水浸泡,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有CaO+HzO-CaS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会放出热量C.由此反应推测氧化钙可干燥氯化氢气体D.4 .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C.与CUS0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此反应可制备氢氧化钙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5 .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C 彳,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0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率=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表面潮湿表面干燥6.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实脸1误的是()选项XX分析与设计A 为何变质2NaOH+CO2= Na2C
3、O3+H2OB 是否变质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是否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足量Ca (OH) 2溶液过浓,向滤液中加入酚酸试液,观察现象D 如何除去杂质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7 .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f ”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是放热反应B.反应所得溶液可能呈中性C.反应可制得氢氧化钠D.图中都是复分解反应8 .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B.将CO?通入NaOH溶液中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9 .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4、)一段时间后浑浊B.D.A.固体?可能是NaOHCCa(OH)2溶解度:酸固体XCa(OH)2质量分数:=酸碱指示剂Ca(OH)2X某些非金属氯化物10 .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右上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碳酸盐B.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C.反应为放热反应D.反应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11 .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X是氢氧化钠B.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X溶液的体积(mL)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l+2
5、NaOH-Na2S0,+H2013.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了探究该溶液 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设计了如图方案,根据 方案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步骤的现象可知该氢氧化钠溶液己经变质 B.若步骤中的“现象I ”为:生成白色沉淀,则 结论是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C.若步骤中的“现象I ”为:无明显现象,则结加入过量的氟化钙溶久置氢氧液,过滤 化钠溶液*白色沉淀通入适量 二氧化碳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z中混有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B.鉴别NaOU溶液和NaCl溶液取少许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秋试液C.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将混
6、合物溶于水后过滤D.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12.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论是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D.步骤中的CaCI2溶液也可以用Ca(OH)2溶液代替14 .向盛有HCl和CUCI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象不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15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关于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B.若将饱和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所得曲线完全相同C.对比曲线中be段和de段,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曲线中ac段压强先增大后减
7、小,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先变多后变少16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OA.取样,加入CUO粉末B.取样,滴加NaOH溶液C.取样,加入CaCo3粉末D.取样,滴加AgNo3溶液17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IC-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I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1111-Ca(OH)21酚猷试(1)酚肽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秋试液变红的离子是;-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作业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