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挽救的颓败无处安放的青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总体构想.docx
《无可挽救的颓败无处安放的青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总体构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可挽救的颓败无处安放的青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总体构想.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无可挽救的颓败,无处安放的青春一一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原文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连载,见2022年6月-2022年10月刊】XX:本文所涉红楼梦原文,均引自XXXXXXXXXXXxXXX红楼梦,XXXXXXX2008年7月第3版;所有分析都基于这个版本,而不局限于前80回。敬请理解。内容:死活读不下去,该怎么办?小说内容多,重点是什么(上)小说内容多,重点是什么(下)学习任务重,教学怎么办?高考或涉及,怎样考才合适?一、死活读不下去,该怎么办?2013年6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发布过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排在第一的就是红楼梦。此外,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也榜上有名。对这个榜单,我一直存有疑虑。从可读
2、性看,四大名著应该不至于“死活读不下去”,尤其后三部,以我青少年时代的阅读经验,似乎说“死活不想放下”才确切。至于红楼梦,理解难度确实很高,但可读性还是很强的。笔者在给詹丹教授重读红楼梦的书评中这样写道:红楼梦是一本可以从任何地方进入的书,但在全书面前,我们却常有一种门都摸不到的迷惘。坦率地说,从整体上把握红楼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远不如某个情节或片段的玩味来得开心。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整”的意识与眼光,局部的咀嚼与分析又有什么意义呢?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又在哪里?最坏的可能是,细部的咀嚼越透,离开红楼梦越远。“可以从任何地方进入”,正说明了红楼梦的可读性。在我看来,红楼梦的问题,主要不在
3、于“读不下去”,而在于“读不进去”;更难的,是“读不出来”,达成对“整本书”的把握与理解。整本书阅读,其要恰在一个“整”字。不过,即使学生真地“死活读不下去”,我们也还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读下去。这自然是因为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已是新教材中的一个单元,是学生必须面对的学习任务。尽管对此争议颇多,但作为一线老师,还是应该尊重和落实教材的安排。其次,这里也涉及到一个教育的观念问题。近几十年来,在知识相对主义和学生绝对主体的思潮影响之下,我们特别强调学生天然的、感性的、个体意义上的兴趣,而对于社会发展与知识进步所召唤的理性意义上的志趣,我们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兴趣到志趣,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与培养。
4、整本书阅读推行三四年了,还有些老师以“学生不感兴趣”为由抵制这个任务群,或者消极怠工,这与落后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兴趣有不同层次,感性意义上的兴趣固然可贵,而理性意义上的志趣更能持久,社会意义上的志趣或更有价值。学生对红楼梦感兴趣固然可喜;但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不能建立在学生天然的兴趣之上。红楼梦成为教学的内容,取决于这部伟大经典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及其教育价值,而不取决于某个专家或某些学生的兴趣。听任学生的兴趣,这恰恰是教育者的失职;培养学生的志趣,才是教育者的天职。在整本书阅读上,或许我们该换个思路,不要片面地强调和依赖学生的兴趣,而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开发,让学生“读出兴趣来,如果通过教学,学生
5、能够通读全书,并达成一定程度的理解,甚至还能培养出一些红楼梦乃至传统文化的热爱者,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再次,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阅读的观念问题。“死活读不下去”,这可能是一个事实判断,但绝非价值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与它好不好读并无必然关联。读不下去的,甚至一读就厌的,未必不是好书;相反,读得酣畅淋漓的,也未必就是好书。我们对一本经典不感兴趣,除了个体的心理与性格特点,更主要的恐怕还在于我们缺乏与经典相匹配的价值诉求、知识储备和思维素养,更需要的是自我反思与自我完善。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红楼梦是一本死活都该读下去的书。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呢?讨论红楼梦价值的著作可谓车载斗量,争议也大。詹丹
6、教授用五个“最”来表达,断语比较中肯,也容易理解:人物最多样、情节最独特、思想最深刻、情感最饱满、文体最丰富,五个“最”都是站在小说艺术的角度来界定的,这一点,也与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要求相合。红楼梦终究是一部文学经典,在古典小说这个领域,它的价值不仅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登峰造极的。以文学研读为核心,再延及红楼梦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探索,当为恰当与可行之路。于高中生而言,红楼梦的阅读大可不必求细求深,追究所谓的“微言大义”,或者沉溺于玄虚的“色空”“好了”“虚无”之谈。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通读全书,读原著,读整本,最好还能在相对集中的时段内通读,以形成完整的阅读初感;二是在此基础上,达成一些总体
7、性的、通识性、共识性的理解。红楼梦的文本之复杂,远非一般阅读所能透视,而红学研究的学派之多、学说之杂、观点之多与争论之巨,也不是一般读者所能把握。对于红楼梦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与理性的评估。因此,有必要研读一些公认的红学研究成果,梳理出红楼梦研究中的那些通识性与共识性的内容,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重点放在全书的总体把握上,至于文本的细读与深度研究,要服从于通识与共识的达成,不宜随意扩张,万不可陷入繁琐解读的汪洋大海之中。红楼梦阅读,一方面需要加压,但同时也要给学生减压。除了学业负担上的压力,还有阅读心理上的压力。即便是终生致力于红学研究的人,面对红楼梦这个迷宫似
8、的文本,也常有“吾生也有涯”之叹。俞平伯先生晚年感慨红楼梦“越研究越糊涂”,大概也不是谦虚之辞。高中生中自然也不乏红楼爱好者,甚至也不乏个别人读的熟读的深,但万不可将这些特例作为教学的参照;教师中更不乏“红”迷“红”粉乃至红学专家,但不要忘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自己读的深,只是教好学生的前提;能不能教好学生,还要看我们能否在宏观上准确把握红楼梦的内容与意义,同时在具体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中能否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阅读管理与指导工作,包括兴趣的激励,进程的管理,效果的反馈,以及必要的方法指导。为了保证阅读与理解的效益,可以设置一些任务,提出一些问题,安排一些有利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楼梦 无可 挽救 颓败 无处 安放 青春 阅读 总体 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