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原君》节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原君》节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原君》节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黄宗羲原君节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已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必为为T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为T之利尽归于D必为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
2、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伊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华术,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茸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
3、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爬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节选自黄宗羲原君)材料二:齐宣王问日:“汤放桀,武王伐纣,有餐?”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日:“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应的字母。(3分)以为天下A利害之权B皆出于我C我以天下D之利E尽归于己F以天下之害G尽归于人H亦无不可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文中指弟兄中排行第二,这与伯仲叔季中
4、的“仲”词义相同。B.独夫,文中指残暴无道的统治者,与材料二中“闻诛一夫纣矣”的“一夫”所指一致。C.曾,文中意为竟然,与赤壁赋中“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曾”词义相同。D.诸,文中相当于“之乎”,与“君子求诸己”中的“诸”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一段从公私、利害、劳作等几个方面简洁明快地阐明了为君的职责,提出了君主的真正职责是为天下人兴利除害。B.材料一第二段“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反映出后世君主的心理变化过程,刘邦“某业所就,孰与仲多”的自白,更是后世君主追名逐利的真实写照。C.材料一第三段中作者痛斥后世小儒的谬论,认为小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君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黄宗羲 节选 答案 解析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