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丽江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2023年10月27日丽江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丽江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根据丽江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和春雷主任为组长,和灿鑫副主任为副组长,常委会相关委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组,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于2023年9月18日至9月26日到4个县(区)、7个乡镇、21个农业产业园区、基地、经营主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现场,采取听、看、查、问、访等方式对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农业产业发展主要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2、于农 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的工作要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业产值不断提高。全市紧紧围绕粮食果蔬、特色产业种植及林产业、畜牧业、渔业规模持续发展,产值不断提高。一是粮食果蔬、特色产业种植平稳顺利。全市粮食总播面积19743万亩、产量5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41万吨,水果产量28.79万吨,中药材产量6656.08吨,鲜切花产量1272.72万枝,茶叶产量720.15吨,种植烤烟22.14万亩,实现粮食果蔬及特色产业产值26.3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9%o二是林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建设林产业基地412
3、.35万亩(核桃307.09万亩、花椒90.44万亩、油橄榄8.44万亩、青刺果5.73万亩、油茶0.65万亩)。全市林业产值2.2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3%。三是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市生猪存栏89.96万头,出栏47.9万头;牛存栏34.01万头,出栏3.72万头;羊存栏109.56万只,出栏27.24万只;家禽存栏252.88万羽,出栏119.51万;肉产量4.74万吨,畜牧业产值11.9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3%。四是渔业生产稳中有增。大力推广发展设施渔业,提高水产养殖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积极推进水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促进渔业生产持续转型。全市水产品产量达5895吨,较
4、去年同期5843吨增加52吨,实现渔业产值0.6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5%。 (二)“一县一业”稳步发展。各县(区)紧紧围绕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结合资源禀赋,培育壮大华坪芒果、玉龙中药材、永胜食用菌、宁蔻马铃薯种薯、古城花卉,“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更加清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宁蒲县(马铃薯种薯)入列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华坪县(芒果)和玉龙县(中药材)入列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全市5个乡镇、9个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实现产值206.2亿元,增幅达19.6%o(三)品牌打造取得成效。聚力打造“丽粳”“丽薯”“丽菌”“丽果”“丽药”“丽花
5、”等“丽系”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涌现出“丽果”牌芒果、“丽江中源”牌食用菌、“千草堂”牌滇重楼、“绿A”螺旋藻、“华坪芒果”、“玉龙滇重楼”“永胜软籽石榴”等一大批有内涵、叫得响的“绿色丽品”品牌。全市共有22个企业、产品品牌及“华坪芒果”“玉龙滇重楼”、永胜软籽石榴”“他留乌骨鸡”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四)农业基地和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紧紧围绕基地经营主体、基地规模水平、基地规范生产、基地产品市场、基地绿色发展、基地品牌集群、基地科技支撑、基地专业服务8个方面建设内容,不断加大各类“绿色食品牌”基地建设力度,推动基地产能不断提高。全市实有农业企业5292户(古城
6、634户,玉龙1648户,永胜1129户,华坪974户,宁菠907户),共有“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302个,其中89个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基地,其中省级7个、市级28个、县级54个。玉龙县太安乡、宁蒲县新营盘乡先后入选2021年、2022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玉龙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虽然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产业发展供给保障不足。一是农业产业主导作用不明显。农业特色产业小、散、杂,“一县一业”产业优势不突出。比如
7、:永胜县的“食用菌”、古城区的“花卉”产业覆盖面低,群众参与度低。二是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多数土地仍以分散经营为主,粗放式耕种仍然存在,机械化水平不高。比如:宁范县烂泥箸大多数村民仍在用传统的耕种方式。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缓慢。比如:华坪县2019-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支付率为17.07%,未完工3.88万亩,且已全部处于停工状态;宁菠县2022年第二批财政渠道0.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于 2023年5月底建设完成,支付资金至今为零;玉龙县2023年第一批建设任务2.03万亩,项目已开工近3个月,资金支付仍为零。全市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计14.16万亩,截至
8、目前,只建成3.52万亩,仅占总任务的24.86%。(二)农业产业发展动力支撑不足。一是对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各级政府抓农业产业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对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当中一产收入偏低。比如: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3元,比全省水平低394元,人均经营性净收入7067元,比全省水平低312元。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比如:永胜县南部片区蔬菜、水果主产区工程性缺水的问题突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农村年轻人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现象较为普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农技运用能
9、力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难以壮大。比如: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43.7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49.2%。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或创业,从事农业从业人员多以留守老人为主。 (三)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后劲不足。一是农业产业品牌带动效益不突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化打造未针对农业产业的整体环境变化以及产品质量控制进行综合规划,导致品牌带动效益 较为薄弱。二是全市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滞后。目前只有华坪荣将生物园区、太安生物产业园区和在建的宁菠新营盘农业产业园区,好园区不多,“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缺乏园区的带动和支撑,导致带动群众致富效益不明显。三是未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精深加工不足,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比如:华坪县的芒果产业,目前种植面积44万亩,产量39万吨,产值26.5亿元,全县水果深加工企业仅5家,初加工企业7家,实现加工产值仅3亿元,剩余的产品只有销往外地或零售。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1.61:1,远低于全国(2.52:1),全省(2.1:1)平均水平,多数农产业企业停留在卖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上,精、深加工企业少,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不完整。四是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全市不少特色企业都对农旅结合模式作了有益探索,但融合层次普遍偏浅,部分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