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作业设计的三个要点——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docx
《小学:文言文作业设计的三个要点——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言文作业设计的三个要点——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作业设计的三个要点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摘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课前、课中及课后作业,有助于把教的过程转为学的过程。以司马光一课为例,设计课前作业时,重在学习经验的唤醒;设计课中作业时,重在学习过程的支持;设计课后作业时,重在知识能力的内化。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作业设计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内容设计、实施时机以及呈现形式等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业设计是学习设计的关键。适宜的课前、课中及课后作业,有助于把教的过程转为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认真构思,精心设计作业。下面以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为例,谈谈文言文作业设计的三个要点。一、
2、课前作业,重在经验唤醒课前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是唤醒学习经验的关键,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对于司马光一课,常规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一是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生字“司、庭”等7个字。二是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是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四是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针对教学目标一,教师可以设计课前作业一:读一读文章,借助拼音读准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观察课后由字格里要求会写的字,并在练习本上自己写一写。针对教学目标二、三、四,教师除了设计以上两项作业外,还可以设计课前作业二、三、四。其中,作业二是
3、回想一下自己是怎么朗读古诗的,然后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作业三是用自己的话说说司马光的人物特点,并说清楚理由。作业四是读一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找一找它跟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在众多的作业中,作业一无疑是正确的,每篇文言文乃至其他课文都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完成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基础认读的需要,为展开新学扫除字词障碍;但如果以此作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的、近乎唯一的目标,显然又是不太合适的。再来看看其他几个目标,可以发现:目标二中提及的“正确跟读课文”,强调的是能够“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尽管学生已有一二年级十三首古诗学习的经验,但对于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而言“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还是有难度的,学生原
4、有的阅读经验不足以支持其当前的学习。再看目标三,指向于了解故事内容和关注人物形象,其定位是完全准确的,但作业三更适合于学生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来完成,与作业二相同都拔高了课前学习的难度,不能体现作业的学习引导价值。如何关联学生的原有经验,设计合适的作业,引导学生展开新的学习呢?最后来看目标四,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这一目标指向于学生阅读经验的唤醒与运用。文言文司马光和其他课文的差异,第一种表现在文章很短只有两句话,读起来也不像现代文那么顺口,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直接能感受到的;第二种表现在同样的意思表达,文言文的语言特别简洁,比如“光”代表的是司马光,“迸”展现的是水
5、又急又快地冲出来的画面与声音等,这是需要学生基于原有经验在文白对照中体会的。以下是基于“课前作业四”的课堂教学片段:1 .基于课前作业,聊聊阅读感受。师:有没有发现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生1:讲的是同样的内容,但课文很简短,只有两句话。生2:我知道为什么简短,故事里用很多字表达的意思,课文里就用一个字就代表了,比如说“光”说的就是司马光,“群儿”说的是一群小孩子等等。生3:读起来,没有“司马光砸缸”,还有其他学过的课文那样容易读通顺。2 .跟着老师读,注意词句间停顿。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很不一样的文言文吧!先跟着老师读。司马光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砸缸是学
6、生再熟悉不过的故事。用熟悉的语言材料打开学生新的学习历程,重在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引发阅读期待,引导学生积极卷入新的学习历程。从以上教学片段来看,作业四帮助学生建立了故事“司马光砸缸”和课文“司马光”之间的经验关联,找到了文言文的“不一样”,教师再顺势组织学生“跟着老师读”,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步环节。因此,作业四既达成了文言文教学“读通读顺”的教学目标,又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进程。二、课中作业,重在学习支持课中作业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简单的知识练习或能力操练,而是教与学的重要支架与手段。好的课中作业的设计,可以实现学习经验的不断叠加,是支持学习过程推进的关键性策略。(一)在阅读关键处设计作
7、业,把握知识规律朗读既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内容。司马光课后练习第一题“跟着老师读,注意词句间的停顿”,提示了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两点:一是怎么朗读,就是跟着老师朗读;二是朗读要做什么,就是要注意读出词句间的停顿。对于第一次学习文言文的学生而言,这两点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此,在“跟着老师读”的课堂教学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份挑战性作业。想一想:读的时候我们郝C在啷儿停顿了?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学生在跟读老师的情况下,对各词句间的停顿已经有了一定的感觉,但对于究竟如何停顿还是相对模糊的。此时设计这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马光 小学 文言文 作业 设计 三个 要点 三年级 上册 司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