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双重始祖身份略论.docx
《孟昶双重始祖身份略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昶双重始祖身份略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中国楹联学会申报的楹联习俗和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申报的南音榜上有名。关于楹联与南音,其间有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楹联始祖与南音始祖竟然被尊为同人,即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孟昶(919-965),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生于太原。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后蜀末代皇帝。明德元年(934),孟知样去世,孟昶即位。他诛杀了恃功骄横的大将李仁罕,满朝慑服,乂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在位三十二年,适逢中原多故,境内少有战事,经济发展。广政二十七年(964),赵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
2、,被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旋卒,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史书关于孟的记载很少,但是楹联界与南音界不约而同地尊一个亡国之君为始祖,这个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且笔者尚未发现有人将楹联始祖与南音始祖结合起来研究,现就有关问题论述之。一、孟昶楹联始祖身份之形成楹联,又称对联、对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将孟昶奉为楹联之始祖,之前各类资料没有进行明确的分析,现笔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将其形成过程做个梳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对联,作者即为孟昶。孟昶创作史上第一副对联,故他被认为是对联始祖。梁章钳在楹联丛话开篇即云:尝闻纪文达师
3、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联最古。按蜀祷机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1)(清)梁章钳:楹联丛话,白化文、李鼎霞点校,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楹联丛编第册,第305页。楹联在清代臻于鼎盛,楹联丛话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部联话著作,故后世多依梁之说。然而,梁章钳对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在提出孟所作楹帖之极舆的同时,又心存疑虑地说:“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2)(清)梁章钳:楹联丛话,白化文、李鼎霞点校,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楹联丛编第册,第305页。不过很多人却忽略了这句话。其实,纪内另有说法,阅
4、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载:门联唐末已有之,蜀辛寅逊为孟昶题桃符新年纳余庆,品节号长春二语是也。”(3)(清纪啊:阅微草堂笔记,天津占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37页。看来纪老先生认为是辛作,而非孟作也。我们再来看几部宋代书籍的记载:蜀桥机蜀末亡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工。昶命笔自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其符合如此。(4)(宋)张唐英:蜀祷机,王文才、王炎校笺,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458页。茅亭客话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俾愿“元亨利正”四字。时伪太子善书札,选本宫策熟府桃符亲自感日:“天垂余庆、地接长
5、春”八字,以为词翰之美也。(5)(宋)黄休复:茅亭客话,赵维国整理,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洛中纪异录孟蜀于宫城近侧,置一策勋府,时昶之子尝居之。昶以岁末自书桃符云:“天降余庆,圣祚长春。桔拜受,置于寝门之左右。(6)王河、真理:宋代佚著辑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杨文公谈苑伪蜀学士作桃符,孟昶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也。(7)王河、真理:宋代佚著辑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元代编纂的宋史也记载了孟超题桃符之事,内容与蜀祷机记载几乎一致。(8)(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七十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881页。综上所述,有
6、几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第一,最早的“余庆,长春”联,到底是指天垂余庆,地接长春”还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特别应注意,蜀梅机本来记载的是“贺长春,而非“号长春”。从古至今很多人(包括梁章钳)都将原联引述错了。第二,作者应是孟昶、辛寅逊,还是孟昶之子孟?蜀祷机为北宋蜀籍人士张唐英的早年著述,完稿于宋仁宗嘉祐年间(1023-1063),写定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距后蜀灭亡仅有百年,内容为前、后蜀两朝八十来年史实之记录,可谓两蜀专史现存之唯一著作。作者张唐英本是四川新津人,熟悉蜀中学故。茅亭客话洛中纪异录杨文公谈苑的内容往往采摭于正史、别集、野史、笔记、类书、诗话等,并不能保证
7、所有内容都是确切的史实,但它们都是宋人的作品,离后蜀时间很近。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属正史,明显参照了蜀桥机不过阅读这些书可得出个结论,当时后蜀宫廷中有新春到来之际,题词于桃符之习俗,这也使后世公认春联起源于后蜀之桃符。第三,虽蜀祷机是正史,但联后所说的“蜀平,朝廷以吕馀庆知成都,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其符合如此”应该是附会之说。早在宋太祖即位时(960)已经明令定其生日为“长春节”。宋代官员为了附会宋人取蜀合乎天命符诚,不惜特别加工,宣扬余庆、长春11联。不过正是这种宣扬,使孟作第一联之事广为流传。宋代悬挂桃符己很普遍,王安石元日诗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便是明证。除宋史外,在元代和明代的书籍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重 始祖 身份 略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