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城市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城市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不断转型变革,城市社区建设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显著特征是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政府动员而非自发参与,直接导致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广度和深度严重不够,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引入案例分析法,试图进一步研究社区建设中“谁来参与、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等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
2、一、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概念分析社区的概念及要素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同类别人口组成、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具有人情味的团体,而这一团体不是偶然形成的,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社区引入中国后,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是建立在地缘性关系之上的社会J这一理解强调的是社区的地域性。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社区逐步形成,2000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对社区作了比较倾向于实践工作的定义:“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的范围
3、,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J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72.O因此,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可以划分多种类型,所侧重点也不一样。本文所倾向的社区概念,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且由地缘、业缘、社会文化、社会因素、社区意识等多方面构成的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管从社会学还是工作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社区必须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不同的理解所包含的要素不同,但无论哪种理解社区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第一,地域
4、性。这是社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也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社区是一个具有比较明确地理边界的地域性社会实体。第二,关联性。不管是地缘、业缘还是其他社会因素,社区都是由一些公共关联纽带将成员组合到一起。第三,共同性。在一定程度上讲,社区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其成员在共同的地域空间,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也有共同的需求,还会形成一些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对社区会产生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四,生活性。社区是其成员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生活性是其重要特征,更多时候社区是成员居住、休息、生活、交往的场所,而很少用于其他用途。第五,公共性。社区是成员生活交往的公共空间,需要成员树立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并形成一套公共
5、的行为规范和秩序。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我们说社区的概念比较丰富多样,西方与国内、理论与实践、学者之间等均有不同的理解,但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则相对比较统一,它更多的是从工作实践的角度提出的。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86年,民政部开始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在全国倡导开展社区服务,尝试在社区提供以民政对象为主的社会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此后,通过几年的努力,社区服务慢慢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给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现有的社区服务内容难以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群众对
6、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内容也提出了新期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深化社区服务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社区建设一方面可视为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换言之,即为城市发展的延续,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市民现代化的继续。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M.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资料汇编.,2002.由此可见,随着社区服务的发展,社区建设的概念便应运而生。1991年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首次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李宝库.关于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J.城市街居通讯,1999,1998年,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建设社区的职能,至此开始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大力推动社
7、区建设工作,丰富社区服务,构建社会化服务网络。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城市社区的概念:“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同时指出,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包括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等方面。这也是本文所认定的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居民参与的概念1.居民参与的
8、定义。关于对居民参与的理解,张瑜认为,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过程,它表现为居民与各利益主体互动中所采取的制度化、合法化的参与方法和策略。张瑜.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邓伟志认为,社区参与可以促进居民共同承担社区发展的责任,形成一股集体的力量去推动社区建设,并共享社区发展的成果。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简单讲,居民参与是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加社区各种公共事务和活动的过程,其中把居民作为社区参与的主体,具体而言,就是居民参与社区的各种决策及其形成、贯彻、执行,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社区 治理 公众 参与 意愿 影响 因素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