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引资”为“投资”从“招商”到“营商”——“合肥模式”的变化与启示.docx
《变“引资”为“投资”从“招商”到“营商”——“合肥模式”的变化与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引资”为“投资”从“招商”到“营商”——“合肥模式”的变化与启示.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此MJi;投变“刘BJ “去不任 ,为示厅匐而神山而O“启技乡”攵我好7资与科家式如,最越引化省的模菱说是超 “变苏者肥 4也据次变即江笔合处奇数仅 “ “”准 ,式商市小修 自下场作为“急先锋”,瞄准“潜力股”开展投资。借着中秋返乡的机会,笔者来到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一位曾参与京东方项目的管委会工作人员“取经”。据介绍,合肥早从2007年就开始筹划引进京东方液晶面板线,但无奈“囊中羞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外液晶巨头降价的双重冲击让京东方无法独自承担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辗转多地“求援”受挫。此时,合肥市政府“砸锅卖铁”拿出当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投资京东方,为此甚至
2、暂缓了地铁项目的建设。自此,一子落,满盘活。2010年,京东方6代线一举打破国产大尺寸液晶面板被“卡脖子”的局面。截至2017年底,京东方在肥雇用2万多名员工,创造GDP近千亿元。此外,基板玻璃、偏光片、模组等配套企业也纷纷入驻,打通了一条价值千亿的全产业链。在“扶上马送一程”后,国有资本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完成投资退出,为新的投资积累资金,实现良性循环。 概括地说,经典版“合肥模式”的具体做法即“成立产投资基金一一孵化头部企业一一卖出股份获利继续投资战略型新兴产业”,以一笔投资换一个产业。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企业的迫切需求已从基建和土地倾斜,转变为资本和技术投入。对此,政府显然比逐利市场
3、的金融机构有更高的谋划站位和更大的发力空间。 二、进阶版“合肥模式”:从“招商”到“营商”政府资本推动产业发展,主要发力点在产业培育初期,最终决定资源配置的仍是市场。立足新发展阶段,在打造无数招商“神话”后,合肥市政府从“急先锋”的位置上“功成身退”,甘做企业的“店小二”、人民的“服务员”,逐渐从“招商”向“营商”转化。一是巧用金融工具给企业送资金。合肥产业政策体系明确了基金、“借转补”、金融产品和事后奖补等投入方式,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阶段进行财政资金支持。在打造完整产业链的战略目标之下,政府投资风险,变“引资”为“投资”从“招商”到“营商”,可以得到有效分散,成长型企业可以实现一鸣惊人的崛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引资 投资 招商 营商 合肥 模式 变化 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