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问说》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刘开《问说》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开《问说》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刘开问说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日“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
2、圣人择之,刍茏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孔文子不呼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节选自刘开问说)材料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
3、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夕学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
4、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三代而下A有学B而无C问D朋友E之交F至于G劝善H规过I足矣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有道而正”的“道”是学问、道德之意,与“师道之不复”的“道”意思相同。B. “是己而非人”的“是”是“认为正确”之意,与“是日观道中石亥的“是”意思不同。C. “孔文子不耻下问”的“耻”是意动用法,与“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D. “句读”,俗称“断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与学是相辅相
5、成的,学必好问,这样才能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一些细节问题。B.孟子和子思对于问与学的先后关系认识不同,孟子认为问先于学,而子思认为学先于问。C.古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择人事而问,只求有益于身,然而三代以后,这种风气几乎不见了。D.韩愈慨叹古人从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已太久,并对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风气深感悲哀。13 .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译文:(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14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天下几无可问之人”的原因。(3分)【答案】10. ADF(每处1分)11. A12. B13. (8分)(1) (4分)不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问说 刘开 阅读 训练 答案 解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