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
《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鲜明指出了教育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关系,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围绕“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优化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方式,完善适应时代需要的评价体系,让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发挥更大的效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
2、教育体系”,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厘清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是从教育方向、事业发展、教育治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高度概括和精准把握。如此,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重点举措及评价标准才有科学的指引,也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一、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
3、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国界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和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二、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完善的教育系统。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这个体系包括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方面。在高质量教
4、育体系中,教育制度要具有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特点,以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教学内容要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教师培训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学生评价要以多元化、全面性为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平衡。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家庭要注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关心、关注孩子
5、的学习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社会要加强对教育的支持和监督,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如下。1 .教育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2 .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3 .教育治理:规范而有活力,4 .学校发展:多样而有特色,5 .教师发展:专业而有素质,6 .学生发展:全面而有个性,7 .社会发展:进步而有服务。三、如何践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对各中小学校办学方向的要求,也是各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和追求,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风向标,更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应理所当然、全力以赴做好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施。1 .
6、构建“立德树人”的高质量发展框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方向上要科学把握“育才”与“育人”的辩证关系,必须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坚持党对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树立“以德为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作为教师,践
7、行教育家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坚定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以精神凝聚力量,以力量传递信仰。有信仰的人,才能去讲信仰。要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社会的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增强本领。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心系“国家事”、肩担“国家责。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创设“课程是育人载体”的育人体系。目前新一轮课改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作为课程标准,它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的蓝图和准绳,是课程的宪法,是编写课程和教材的
8、依据,对课程的设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通过学科课程和教材来传递和完成的,完全可以说“课程是育人的载体”。第一、作为教师,育人是根本。广大教育工作者,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任务艰巨而伟大,作为教师,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来要求和鞭策自己,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当然,对于国家课程,学校要不打折扣的开齐、开足、开够、开好国家课程;同时,对于地方课程,也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实践、探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教育 质量 发展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