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嵌绿松石漆器研究.docx
《先秦两汉嵌绿松石漆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两汉嵌绿松石漆器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先秦两汉崎公石漆酬究绿松石为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或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简称松石。绿松石产地以鄂西北的那县、竹山县最为著名,其次是陕西的白河、安康,新疆、安徽也有产出1。中国绿松石之名,始著于清:甸子之名,始见于元2。清会典图冠服一载:“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珍宝杂饰惟宜。惟圜丘以青金石为饰,方泽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3。宋、元、明时期,称绿松石为“碧淀子、碧甸子、碧靛子”、“北靛子、甸子等。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西域玉山记载:“刘汉卿随官军至小回回国,去燕数万里。每雨过,山泥净尽,数百里间皆玉山相照映,碧淀子皆高数尺,岂所谓琅讦者耶?4元史
2、食货二载:“山林川泽之产,若金、银、珠、玉、铜、铁、水银、朱砂、碧甸子、铅、锡、矶、硝、碱、竹、木之类,皆天地自然之利,有国者之所必资也,而或以病民者有之矣。”又载:“产碧甸子之所,日和林,日会川。”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之“回回石头”一节中列举了三种甸子:你舍卜的,即回回甸子,文理细;乞里马泥,即河西甸子,文理粗;荆州石,即襄阳甸子,色变5。明代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卷六载:“碧蘸子出南蕃、西蕃,青绿色,好者颇与马价珠相类,有黑绿色者低,皆不甚值钱,又谓之北靛子,宜镶嵌用60汉唐以前,熨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绿松石有何称谓,学界尚无一致认识。有研究者根据古文献记载,认为“琳”指绿松石,环琳指球状或粒
3、状绿松石,“环琳”有时简化成燧或琳,皆指一物:“以琳琅讦”可直释为“球粒状绿松石珠,简称“绿松石珠”或“松石珠”7。也有研究者考证“琢琳”为青金石,“琅珏”为巴珊(宝石)网。对于中国古代嵌绿松石漆器,尚无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对于中国古代绿松石器,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器,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可资借鉴。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情况看,至迟在新石器时代已在漆器上嵌绿松石了。本文重点探讨考古发现数量相对较多的先秦两汉嵌绿松石漆器,虽胎骨大多已朽,但存痕迹及绿松石嵌饰,有的可辨器形和纹饰,有的尚可复原。下面择保存稍好、器形较明确者进行重点分析。一、先秦两汉嵌绿松石漆器的类型及其特征(一)新石器时代嵌绿松石漆器的类型
4、及其特征考古发掘能够确认的新石器时代嵌绿松石漆器数量非常少,可辨器形有腕饰、头饰等。1 .朱漆木器、木柄江苏新沂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M410“在塾近墓主脚部的墓底,有块长宽各约0.4米的不规则涂红彩的地面,上面镶嵌8颗圆形小绿松石片。”M18男性墓主“头部近坑边处有一片朱红色彩绘地面,上面镶嵌绿松石,与M4的情况类似。”花厅M4和M18中的所谓嵌绿松石的红彩地面,应是漆木器腐朽后的残迹。同墓地M50出土一组10件绿松石片(M50:29),色泽碧绿,磨制光滑,正面略弧鼓,底面平整(图一,1)。其中圆形1件,直径1厘米:条状圆角形9件,两端呈圆弧状,两边近似直线,长1、宽0.5厘米。此为玉斧木柄端的
5、嵌饰,木柄应髭朱漆。2 .腕饰山西临汾卜.靳墓地11出2件嵌绿松石腕饰。M76:1,宽环带状,在黑色胶状物上贴附绿松石碎片,其上等距镶嵌3个白色石贝。周长30、宽9厘米(图一,4)nM136:3,状似手镯,在黑色底上贴附绿松石。外径9.5厘米。两墓主均为老年女性。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出土8件腕饰12,分别出自M2001、M2013、M2023、M3168、M2010.M2028、M3003、M3085:.其中墓主为男性者2座、疑为男性者1座,慕主为女性者2座,性别不明者3座。其中7件出自右腕部,1件情况不明。镶嵌所用的绿松石片均呈不规则形,大小不一,最大的长2.3、宽处达1.3、最小的长仅0.2、
6、宽仅0.1、厚0.030.15厘米。绿松石片表面一般都磨光。“松石片以下普遍有一层黑色胶状物,同玉骨组合头饰及漆木器彩绘层下发现的性状相同,至今仍有一定黏度,厚0.20.4厘米不等,推测是生漆或其他有机树脂类黏合剂。有的在黑色胶状物之下另有一层较疏松的炭化物,颜色比胶状物稍浅,无黏性,或应是皮革一类衬托物的痕迹”13。笔者认为这些绿松石片应是漆木腕饰上的嵌饰,皮革既薄又软,不适合镶嵌大量绿松石饰,更不适合作腕饰。保存较好的4件中有3件形制大致相同,呈圆筒状,出土时已被压扁,每件暴露部分表面嵌绿松石片均为一百数十枚,每片大小相近,长、宽多为0.30.5厘米。M2001:3,宽10.8、高8.3厘
7、米(图一,7)0M2010:4,宽10.5、高7.8厘米(图一,5)oM2023:4,在上下边缘各有长条形的牙片两列镶出边框,每列各见6片。下缘大部已残缺。宽8.8、高5厘米(图一,2)M3168:6,上端宽14、连同石璧高25J里米。较突出的牙饰有五组,牙饰之间及周围满布绿松石片,约90余枚。其下部为一件大理石质的璧。外径13.5、厚0.7厘米(图一,6)。发掘报告认为这件石璧也是腕饰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这件石壁应是单独的,并非与绿松石片和牙片共同作为嵌饰使用。因为石壁太大、太厚、太重,不宜作为嵌饰,而且从出土情况看,它原来也应是套在腕部的,后被压平,其上缘与牙饰下缘互相叠压。3 .头饰山西襄
8、汾陶寺墓地14M2010,M2001、M2028、M3018、M2023、M2003、M2011.M2024、M2081、M2255出土玉骨组合头饰,形制相似,嵌绿松石,最少的10余片,最多的60余片。笄上部表面有黑色胶状物,笄与环交接部位用黑色胶状物胶着固定,绿松石片底部也有黑色胶状物.发掘报告推测黑色胶状物是漆或某种树脂。墓主有男有女。其中最精美、保存最好的头饰为M2023出土者,包括骨界、半圆形穿孔玉片、弧形穿孔玉片、玉坠饰各1件以及绿松石嵌饰60余片(图一,3)o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嵌片还有很多,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发现的绿松石多数是作为镶嵌片使用,在一些遗址中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两汉 绿松石 漆器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