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在唐五代契约文书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以敦煌放良书为例.docx
《佛教伦理在唐五代契约文书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以敦煌放良书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伦理在唐五代契约文书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以敦煌放良书为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彳蟒像在唐五僧哟文书中的作用及意响一以敦煌放良书辨!1放良书是敦煌出土的契约文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据统计,总共有九件,这些放良书大多涉及佛教观念的内容,佛教伦理成为保证契约有效性与合法性的重要基础。究其原因,唐五代以来,佛教已经大面积地渗入社会基层,并内化为大众的伦理规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方的司法实践。官府对于相关民事法令的推行,常常依托于佛教观念本身劝善惩恶的功能来实现。敦煌:佛教;放良:法制:社会化敦煌出土的契约文书涉及面相当广泛,可见当时民间已经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来处理财产、人身依附等方面的关系。现存的敦煌契约文书,大致属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之间的吐蕃和归义军时代。从其外形特征来看,
2、大都残缺不全,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为习书或草稿。池田温指出,这主要因为封存的敦煌文献并非是一些重要的物品,而只是些废弃不用的东西”。然而,正是这些在当时颇为普通的东西,却在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为我们提供了更为鲜活的材料。本文探讨的“放良书”乃敦煌契约文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放良”,硕名思义就是免贱为良,使奴婢脱离奴籍.而作为载体的“放良书”则是以契约形式来保证放良行为的法律效力。总的来看,这些放良书大多涉及佛教观念的内容。事实上,唐五代以来,官府对于相关民事法令的推行,在民间常常依托于佛教观念本身劝善惩恶的功能来实现,这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规范和意义。严耀中在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
3、指出:“由于包括司法权在内朝廷行政权力至隋唐才从实质上下延到县级,而这种权力的实质延伸直到20世纪方不完全地到达乡村级,因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古代农村大量的地方司法实践并不是在朝廷颁布的法典涵盖下进行的。我们注意到,在相对远离权力中心,且佛教大为兴盛的敦煌地区,宗教观念比一般法律条文似乎更具约束力。这里论述的佛教观念并非深邃的佛教义理,而是一般民众所关注的佛教理想,即与现世紧密相联并带有浓厚实用主义色彩的处事原则。准确地说,是佛教社会化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乃是作为道德伦理的一部分。迄今,国内学界以法律与佛教关系为议题的宏观论述较多,但通过民间契约文书微观考察佛教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作
4、用则相对较少.此外,就敦煌放良书而言,学界的研究也并不多见,仅有乜小红对此进行过较为细致的探讨,然其主要从社会经济史的视角来透视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对于文本中出现的佛教观念虽有所提及,却并未有足够多的关注。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敦煌放良书中的佛教内容为分析对象,进一步探究唐五代时期,佛教伦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一、敦煌放良书的类别及录文介绍沙知编敦煌契约文书辑校中总共收录了英藏的七件放良书,即S.4374从良书样文、S.6537背家童再宜放书、S.6537背放奴婢书样文、S.5700放家童青衣女书样文、S.0343背放良书样文(奴)、S.0343背放良书样文(婢)、S
5、.5706放良书样文.其中家童再宜放书与放奴婢书样文为同一编号S.6537背,而放良书样文(奴)与放良书样文(婢)亦为同编号S.0343背。此外,沙知还收录了俄藏敦煌文献中的一件即AX3002丁巳年亲情放书,但他却没有将该件文书与其他放良书放在一起,而是置于放妻书的前面。乜小红推断沙知或许出于该文书中出现“丁巳”纪年的缘故才作此安排,并且强调本件不是放妻书,而很可能属于件行用中的放良书。笔者亦同意上述推断。总的来看,该件文书的内容、形式与放妻书差别较大,而与放良书却大体一致,因而笔者也将其列入放良书的类别当中。再者,还有一件沙知未收录的俄藏敦煌文献即flX.11038家侦放书样文。所以统计出来
6、的敦煌放良书总共有九件。现将该九件文书辑录如下:、S.4374从良书样文01.从良书02.奴某甲婢某甲,男女几人。吾闻从良放人,03.福山峭峻,压良为贱,地狱深怨。奴某等04.身为贱隶,久服勤劳,旦起素恭,夜无安05.处。吾亦长兴欺息,克念在心,飨告06.先灵,放从良族。枯鳞见海,必遂腾波,07.耿柳逢春,超然再起。任从所适,更不08.该论。后辈子孙,亦无阑修。官有正09.法,人从私断,若违此书,任呈官府。年10 .月日郎父兄弟子孙11 .亲保12 .亲见13 .村隆14 .长老15 .官人16 .官人二、flX.11038家僮放书样文01.道立家僮放书一道。窃以天高02.地厚,人在其中,南阎
7、冢生,受03.叶(业)不等,况ZX乙贵者,前叫因)脩(修)广,04.今世以得尊高。贱者,曩助债05.负,今配生居下品。况ZS乙身继续07.道之心,放他出良,一为先慈亡08.过,不花三途;次及见存,无诸09.炎障。从良之后,如鱼得水,任17 .意沉浮,如鸟出笼,高飞云18 .外,宽行南北,大步东西。今黄(对)四19 .王设誓,八部灯盟,地陷天倾不20 .遗(移),故勒此契。三、X.3002丁巳年亲情放书03.神如作证。誓将山河移而不移,天地改04.而不改。今将放人福分,先奉为亡师伯好05.妣及二郎,所有罪障消灭,神生浮土。见四、S.6537背家童再宜放书01.家童再宜放书道。夫人者禀02.父母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教 伦理 五代 契约 文书 中的 作用 及其 影响 敦煌 放良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