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为年画”到“年画为何”——年画研究的路径探析.docx
《从“何为年画”到“年画为何”——年画研究的路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何为年画”到“年画为何”——年画研究的路径探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何为年画”到年画为何”年画研究的路径探析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事项,年画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文献典籍均载有年画的相关费料。不过,尽管对于年画的记载发端其早,自觉的学术性研究却大约迟至19世纪末才逐渐出现。其中,国内外学者出于不同的学术传统、研究旨趣与学科背景,在年画研究的问题上,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路径:国内学者多来自美术学、民俗学界,从年画是什么”的角度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记录,大多就年画论年画;国外学者则主要以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从“年画为何如此”的角度来就年画论社会。厘清国内外学者不同的研究路径,有益于开阔我国年画研究的视野,开辟年画研究的新路径,从而进步加深对年画的立体化认识,扩展年画研究
2、的学术意义。一、围绕“是什么”的国内年画研究就国内情况来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年画这一古老的民俗事项在诸多古代典籍中都留下了它的身影。不过,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成系统的年画研究是从建国后开始的。在迄今为止的几十年中,将年画视为一种“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主要由民俗学、民艺学、美术学等相关学科展开研究已在学界达成普遍共识。即便在这种概念体系内,也蕴含着不尽相同的两条研究路径美术学之本体研究与民艺学(民俗学)之功能研究。前者可以纳入一般艺术分类学的框架,与一般美术相比较,并直接与美学相呼应:后者显示出其自身的特点,使民艺学相对独立,可直接与民俗学相呼应。”16(一)美术学的路径一对年画之视
3、觉表现的关注。这种研究视角多将年画视为一种美术现象,尝试运用美术学的若干理论与思路进行剖析。就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目的来看,此种研究更注重我国年画在艺术本体、艺术价值方面的内容,如画面风格、造型特点、色彩搭配,且往往结合与文人绘画的对比,阐述年画作为“民间美术”的特点。就研究成果来看,美术学视角下的成果可大略分为三类:“描述、史和概论描述”型作品从微观层面展开,关注年画的视觉特点或制作工艺,对整个过程尤其是最后的图像做详尽描述:“史”类成果则重点考察年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风格流变或工艺变革,注重结合时代背景讨论年画的演变;“概论”类从宏观层面旁征博引,儿欲囊括对全国各地年画的研究,对各地年画进行横
4、向比较,但有浮光掠影之嫌。在研究初期,年画史的撰写蔚然成风。相关代表著作如:阿英编著的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王伯敏的中国版画史(1961),郭味蕖编著的中国版画史略(1962),薄松年的中国年画史(1986),以及郑振铎的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2006再版),等等。这类成果详细地介绍了年画在不同时代的艺术特色、制作手法,在不同程度上介绍了年画背后的社会、经济、时代背景,以年画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著名年画研究者王树村的研究便主要立足于此。王树村的研究主要围绕家乡杨柳青的年画,其对于杨柳青年画的研究之细、之广目前无人企及。其代表作如:中国美术全集民间年画(1985)、中国民间年画(198
5、9)、戏出年画(1990)、中国民俗版画(1992)、中国民间画诀(2003)、中国年画发展史(2005)及其与弟子王海斐合著的年画(2005)等。其中,中国年画发展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年画的发展源流和题材内容、各地年画的特点,尤其对年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流变和制作工艺做了精细的梳理;而年画一书则对年画的艺术与文化价值、民间画诀、发展史、搜集与收藏、研究与保护做了探讨。另外,谢昌一的山东民间年画(1979)从发展、表现方法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等方面对山东民间年画做了详细论述。这些学者对于年画的研究功不可没,且由此奠定了我国年画研究的主流范式。在此之后,沿此路径,诸多后起之秀针对国内各年画产地尤其是
6、颇负盛名的年画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记录、整理.、描述工作,为我国的年画研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限于篇幅,在此不赘言。(二)民俗学的路径一对年画民俗内涵及文化价值的探讨。实际上,就我国各类古典文献典籍对“年画”的记录来看,彼时便已内含有对“年画”的两种认识倾向。上文提及的工艺美术倾向为其一,而将年画视为春节必备品之民俗考察的倾向亦不鲜见,而这一路径的探讨在建国后的学界尤其是民俗学界亦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总的说来,这一路径按侧重点又可分为两类:种是强调年画与民俗生活或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将年画纳入民俗的视野,对年画“民俗”特性的强调胜于对其“艺术”性的强调,如李明的桃花坞年画与吴地民俗文化(1
7、993),马福贞的消失的媒介:农耕时代民间年画的功能和作用(2007):亦有学者将年画的视觉意象作符号式的分解,对其中的各种视觉符号如莲、鱼、蝙蝠等,进行有关民俗心理的结构主义式的解读。另一种是将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来研究,如冯敏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与保护对策(2005),漆凌云的滩头年画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王海霞的时传统年画保护问题的思索(2007),王巨山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2007),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系列的陆续问世,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书面资料和影像资料。截至目前年画研究虽然看上去硕果累累,但繁荣之下
8、亦有危机。就像张紫晨先生指出的:“民间美术尽管属于美术范畴,但它与般的美术有许多的不同,它的实用性和物化性程度相当大,且与其生存、发展的空间环境密不可分。它既是美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美术,因此除了其美术功能之外,必须把它放在生产、生活环境中,发掘和宣扬其在文化史和文化学上的意义,突现其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史中的独特价值和贡献.2不过,就国内近十几年来对于年画的研究来看,“就事论事”的平面化倾向甚为明显一对年画的研究往往仅仅关注年画的某个方面,如视觉形式或是制作工艺、民俗功能;对年画史的研究则往往止于呈现封建社会中的年画是怎样的,而极少全面、深入地考虑为什么是这样的。两者均未将年画置于更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画 为何 研究 路径 探析